今天看到了一个赵老师教育问题的分享视频,感觉很受益,晚上就找了一张纸,把她记录了下来,分享给大家。这个问题的名字是《为什么父母付出很多孩子依然学不好 背后的真相在这里》下面我就给大家解读一下:
视频中首先提到,功夫下错地方了没有收成。父母把大部分的时间、精力跟金钱都用在了孩子知识的积累上,给孩子报了各种补习班,找了各种辅导老师,但是单纯的知识灌输是不会产生学霸的。其实在生活中一个家长的认知能力和认识水平决定了,你会养出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父母战战兢兢小心翼翼,把所有的时间都用来辅助孩子学习知识,小心翼翼的呵护孩子的成绩,就怕分数会下滑。而当父母是这种心态,这种认知水平和精神风貌的时候是不足以支撑一个学习更好的孩子。
其实孩子的考试成绩取决于他的解题能力,而他的解题能力,源自于对知识的理解水平,而他对知识的理解水平又源自于他所拥有的思维能力,这就包括了他头脑的条件,比如思维的强度、方式还有思维的活跃性够不够。孩子的头脑是可以被塑造的,我们要学会帮助孩子慢慢开窍,而一个孩子是否能开窍,也是由他的品质和心性来决定的,这包括他遇到难题时能不能扛下去,遇到一些小的矛盾时他能不能容得下,在学习和工作当中他能不能全情的投入。而在这个构架当中,孩子的性格特征也是至关重要的。
作为父母,我们所要做的工作,其实就是要解决最底层的问题,细分来看可以分为三条。第一条养心、育人,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良好的品质心性,人对了学习才能对;第二条育才、补脑,孩子开窍了,思维能力提升了,才能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第三条给对方法。土壤沤肥了,不管撒什么种子都能长得特别好,如果土壤贫瘠了,心里没劲,内心充满私心杂念、胡思乱想,孩子就会出现自卑、脆弱、敏感、消极的现象,这样就不会取得好的结果。
所以我们家长要想让孩子学的更好就要把事情做到点子上,这样才会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