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带着孩子们,约着朋友姐妹们来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这是第一次,没有爸爸的陪伴,也没有爷爷奶奶的帮忙,我独立完成的一拖二的旅行!说独立,其实也不是完全意义的娘三的单独出行,多亏了一帮好朋友的帮忙。
旅行结束,我发自内心的说一句:“真的很累!”身边的人也感慨的说:“你真的是个超人妈妈,我们带一个都困难,你居然一拖二。”是的,每一个妈妈都是超人,从孩子呱呱坠地的那一刻,我们就走上了一条蜕变成无所不能的女汉子之路,这大概就是母爱的伟大之处吧!身体很疲惫,但看到孩子们兴奋惊喜的表情时,会觉得一切都那么值得!
也有人会说:“孩子那么小,他懂什么,瞎花钱白受罪……”那到底该不该带孩子旅行?又为什么要带孩子去旅行呢?我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吧!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我想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尽可能的带孩子走出去,去看看这个世界,去感受一下这个世界的魅力。孩子们所看过的风景,走过的土地,吹过的暖风,感受过的乡土风情,都会以一种无声的形式融入他们的生命,成为我们所说的“格局”。
书本上会告诉孩子,大海波涛汹涌,但当他站在海边,当海风吹过他的脸庞,当海水浸湿他的衣裳,他就会明白,原来波涛汹涌的不仅仅是表面的大海,更是自己内心的憧憬和向往。书本上会告诉孩子,高山巍峨壮观,但当他站在山脚,抬头望不到天,当他汗流浃背感受了攀登的艰辛,当他站在山顶,一览众山小的时候,他就会明白,原来巍峨壮观的不仅仅是眼前的高山,更是自己内心的勇气和尊严。一顿没尝过的美食,一段胆小的尝试,一次开心的玩耍,孩子在旅途中的“感受”才是他最重要的成长。
我们告诉他,不要害怕未知的事物,那不如我们带他穿过未知的事物,让他自己去克服。我们告诉他要努力向上,那不如我们带他爬上山顶,看看努力后的风景有多美丽。不要羡慕那个别人家的孩子,能说会道也许只是纸上谈兵,见多识广才能真的处变不惊。孩子们在旅行中不断的对各种奇妙体验做出情感的表达,这就是旅行的意义吧!
作为父母的我们,无声无响的为孩子准备好牢固的绳索,然后大声的告诉他,攀岩的事情要自己来做。椰子一定是甜的吗?夏天一定会出汗吗?恐龙真的存在过吗?1+1一定是2吗?为什么父母要把世界形容的那么肯定?明明孩子的整个人生都是由他自己的感受来决定的。所以我们不要做那个引路人,我们做路灯就好了。在孩子的每一个人生的分岔路口,他们选择去哪,我们负责照亮孩子前进的道路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