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阅读了《潜藏的整体—教与学的悖论》中的《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悖论》和《把握対立的张力》两篇文章。
实践的第一悖论——学习空间应该既有界限又有开放。我们要在课堂中营造某种学习空间的意识。学生们不会从一篇完整无瑕、只提出正确问题并且都给了正确答案的文本中学会学习,但是一篇断断续续、含糊不清的文本确需要我们投入,提供给学生进入到他们自己的思想中去讨论和思考的空间,真正的学习就发生了。当学生们围绕主题创所欲言时,又产生了清晰的边界,这使得提问方式的本身就肯定了第一个悖论。
第二个悖论——要求学习空间既有紧张气氛又是令人愉快的,在这里学生们既接受挑战又受到欢迎。作为教师,我们要礼貌并关切地对待学生,引领学生们进行交谈,并使他们在交谈中有所感悟。
第三个悖论——学习空间应该既欢迎集体的意见,也鼓励个人表达意见。要引导学生从个人意见转向集体意见,欢迎并肯定每一个学生的意见,并不意味着同意每个人说的话,通过留心听、澄清问题,可以帮助彼此最好地理解他或她正在表达的意思。
第四个悖论——我们既应尊重我们生活中琐碎的“小故事”,也重视原则“大故事”。
第五个悖论——教学空间应该支持独处并用集体的资源作充分的支撑。我们要尊重集体内部需要独处的心灵需要。
第六个悖论——创建一个既欢迎沉默也鼓励表达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