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周六下午,儿子和几个同学相约去广场玩。
回家后,我问他:“玩得开心吗?”
他说:“开心,我们下周还要去玩。中间S和Y发生了点小冲突,不过后来和好了。”
Y不是现在这个班级的同学,我问:“Y怎么也去了?”
儿子说:“他一开始没去,后来我打电话叫他去的。”
我随口又问道:“花钱没?”
他说:“我花的不多,就花了3块。玩淘气堡的时候,S就带了2块钱,我给他付了3块。其它都是Y付的,他花了100。”
我很惊讶:“你们怎么能让他花这么多钱呢?其他人花钱了吗?”
儿子说:“其他人没花。一开始Y就说好了,他请客。”
我说:“那也不能让人家花这么多钱啊!下次再去的话,你跟我说,我给你点钱带上,不能老让人家花钱。”
周四晚上,儿子一直神神秘秘的,说是要开个重要的会,让我不要打扰他。
后来,从听到的只言片语,我猜测大概是又要约起来了。
果然,到了星期五,儿子问我:“我们约好了周六下午再去广场玩,你能给我50块钱吗?”
我说:“可以。这次几个同学一起啊?”
儿子说:“还没定,大概七八个吧。”
今天上午,我回老家接婆婆,在回来的路上,接到了S妈妈的电话。
她告诉我,S和儿子他们约了下午去广场玩,昨晚拿了200块现金。本来今天一家人是要回老家上坟的,他也不回去,要和大家一起玩,还要自己骑电动车去广场。想玩就玩吧,但总觉得带200块现金不安全。同学们一块爬爬山,做点有意义的事情多好,累了渴了可以买点水喝,非要带这么多钱吗?从昨晚开始就跟孩子谈,没谈拢,孩子还哭了一晚上,说这么多人去,200都还不够呢,LYH还要带50。
听了S妈妈的话,我连忙把前因后果向她说了一遍。我也赞同她的观点,孩子们可以一起玩,带点零钱也正常,但是200块太多了。
我说:“200块确实是多了,带着现金也不安全,给孩子微信转点零钱就可以了。我回家让LYH给他打电话说说。”
回到家后,我问儿子:“你们今天下午去广场玩,S要带200块钱?”
他说:“嗯。”
我说:“你觉得带200块钱合适吗?”
他说:“不合适。是他自己说要请客的,上次Y请客,他说这次他请。他说要带200块钱,还怕不够,我说不要紧,我也带50。”
我说:“他妈妈刚刚给我打电话了,觉得这个事不合适,他还和父母闹矛盾了。你给他打个电话吧,让他不要带这么多钱,带点零钱就够了。你们是小孩,自己又不挣钱,你们花的钱都是父母辛辛苦苦赚来的。再说,带这么多钱也不安全。”
儿子答应了,马上给S打电话去说了。
过了一会,我又听到他给另一个同学打电话,问人家带钱吧?还说S没有这么多钱。
我马上对他说:“你不能要求其他同学带钱。”看他不高兴的样子,就没再继续往下说。
挂了电话,儿子说:“以后我处理事情的时候,你不要乱插话,不然越说越坏事。”
我说:“行。但是你真的不能要求人家带钱,你自己带不带,是你的自由,但你不能要求别人带。”
儿子问:“那你说怎么办?”
我说:“这次为了让你们玩得开心,我先转给你200,下次你们再约的时候,我希望你能考虑周全一些,不要让某一个人请客。要么,你们出去玩不要花钱,跑一跑跳一跳做个游戏,玩得开心就好了。要么,你们就AA制,或者每个人出10块钱,付钱的时候一起支付,同意的就参加,不同意可以不去。假如只有两三个或者三四个同学,一个人请客也就罢了。七八个人太多了,如果让一个人请客,对这个同学来说不公平,负担太重了。200块钱,有的家庭一天都不一定能赚到。”
儿子同意了,说下回会提前商量好。
随着孩子们逐渐长大,想要单独和同龄人一起玩,这是很正常的事情。广场上有淘气堡、碰碰车等项目,还有很多零食饮料,也难免会克制不住消费的欲望。孩子们在一起,又要面子,总想请客一回,显示自己的慷慨大方。但是,如何让孩子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一群人在一起玩的时候,如何让他们既玩得开心,又不会失了自尊,寻求一个相对平衡?这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我也是第一次遇到,不知道自己这样教孩子对不对?内心很忐忑。
你们以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