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最好的沟通方式——是用共情代替讲道理
教育家卢梭在《爱弥儿》中提到,世上最没用的三种教育方法就是:讲道理,发脾气,刻意感动。
多少父母无意之中已经把这三个“不应该”做了个遍。
从成年人的角度来看,这些是人人皆知的道理。但在孩子眼中,他们不会在乎父母举动背后的深意,因为他们的认知水平与成人还有很大的差异。
所以孩子只会记得“妈妈不让我吃我爱吃的冰淇淋”、“我讨厌练钢琴,但妈妈还逼着我学”、“考得不好我也很难受,但爸爸只会骂我”……
对孩子来说,最好的沟通方式,是共情。
当成年人从孩子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有些难题自然会迎刃而解。
有这样一个故事:
14岁的女儿想穿超短裤上学,这让爱女心切的父亲操碎了心。
一味讲大道理阻止显然没用,父亲灵机一动,直接套上了同款超短裤,还特地到女儿面前秀起了身材。
正当女儿疯狂大笑时,父亲说出了自己的建议,并且强调,如果女儿不改变主意,自己就干脆穿着超短裤去接她放学。
女儿笑着接受了父亲的建议,一次沟通危机就这样在欢声笑语中解决了。
这位父亲没用滔滔不绝的大道理,也没一味指责、强行干涉。
这种“共情式”的亲子沟通,既让家长实现了初衷,也让孩子感觉被尊重,是实实在在的“双赢”。
爱孩子是父母的天性,这份爱不仅要有理智与规则,也要有保护与温情。为人父母,生怕孩子行差踏错的心情可以理解,但呈现的方式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