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的春风吹拂着大地,万物也在用独有的方式迎接着清明的到来,儿时母亲总告诉我气温高低节气来决定,差一天都不一样,直到成年后才体会到确实如此。
美好的周六是我和孩子们最开心的时光,带着他们走在回家的路上,仅五天的时间路上的花草树木有了很大的改变,尤其路边的垂柳冒出了长长的叶芽,路上金子同学问我儿时的清明节会不会放假又是怎样过的?于是带着他一起走进了八零后的童年,“那时每到清明节我们就会折些柳枝插在家里,寓意春天来了万物复苏。不单这样还会把柳枝皮搓下来做哨子,因为只有在这个季节柳枝皮最容易脱骨了”我沉浸式的讲解着。“那一定很好玩吧”金子同学问道。“主要那个时候没有那么多玩的东西,所以就只能自己去动手做一些有趣的东西,明天妈妈带你去体验一把。”一听这个可把俩孩子高兴坏了,很期待着明天赶快到来。
生活就是这样,一个年龄有一个年龄的话题,一程有一程的风景,如果用心沟通总能找到相似处那就是——快乐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