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25日晴星期六(第920篇)
一些家长只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的好坏,不在意孩子动手整理自己物品的能力,包办孩子的生活,为孩子做好一切。以为这是给孩子腾出时间来学习,提高成绩,其实是错的。学生对物品的整理能力反映了他对所学知识的总结归纳能力。在生活上杂乱无章的后果,导致孩子学习知识同样也是逻辑不清。
收拾整理的好习惯,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让孩子有条不紊的安排时间和生活,提高学习效率。预防和矫正拖拖拉拉,丢三落四的坏习惯。
如果一个孩子能把自己的衣柜整理的井井有条,这就是一种能力,其实小的衣柜学问很大。衣柜中的衣服四季不同,长短不一,薄厚不一,面料各异,能把它们分门别类,叠放整齐的孩子一定是调理清晰,行动力强,思路清晰的孩子。
小收纳大用处,让孩子理解收纳的意义。
家长可以跟孩子进行小交流,例如,“如果把你的玩具或者书本和其他小朋友的弄混,或者谁也找不到自己的东西,大家会不会开心?”当孩子说不愿意,不开心时,家长可以告诉孩子。学会把自己的物品整理好是很重要的。家长可以告诉孩子,随时随地收拾好东西是多么重要。家长进一步引导孩子说,如果学会整理东西,那么你将会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轻松的找到你想要的东西了。
手把手教给孩子整理玩具和生活用品
第一,用过的东西要放回原处
清晨出门找不到自己的衣服,书包,帽子,做作业的时候找不到铅笔,橡皮……
经常找不到橡皮,这样的场景是不是经常发生呢?如果有就赶紧开始帮助孩子养成。把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的习惯吧。物归原位,这是初级的整理收纳训练,在放回原位的过程,孩子逐渐对空间和归纳有了认识。
第二,帮助孩子分解工作步骤
从孩子生活的小区域就开始训练,例如训练孩子把绘本放到书架,把玩具收到玩具柜子里。
家长要亲自示范,先模仿,再领悟,最后到独立动手。
一旦孩子自己把物品收纳归位,将体验到亲自动手带来的成就感。多次反复便会形成一种习惯。
第三,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会收拾东西
没有哪个孩子会拒绝与父母一起玩耍的机会,日常琐碎的家务事也能变成有趣的亲子游戏,比如练习给物品分类,可以设计让孩子给袜子。配对辨别哪些衣服是爸爸的,哪些衣服是妈妈的。还可以跟妈妈比比赛按照季节将衣服分类放进不同的箱子里。
一旦将收纳整理和游戏结合起来,孩子的兴趣就被调动起来了,孩子在玩的过程中慢慢学会了整理的种种小技巧。
孩子整理书包和学习用品
那么书包到底怎么整理呢?怎么培养孩子自己整理书包呢?有以下三个步骤:
步骤一,列出书包里所需物品的清单
对照课表,将第二天需要的书本准备出来进行分类。
按功能性分类。把课本,作业本,文具按类分好,水杯,纸巾放在书包侧面的小包里。
按学科分类,按照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来分类。具体看孩子的使用习惯,觉得哪种更顺手就用哪种方式。
准备几个A4透明文件袋,将各类学科零散的资料装入其中。袋内资料再按大小顺序逐一叠放。
步骤二,物品一一查验收好
孩子每天都需要在完成作业之后削铅笔,将削好的铅笔放回笔袋。这时候也正是整理书包的下一个步骤——放回。
书本封封面朝上,先往书包里放入上课用的大书本,再放作业本,记事本,最后放笔袋,不用的别放入。
步骤三,对照清单查看是否全部带齐装好
结束之后,爸妈们可以准备一本好习惯贴纸月历,贴上纸条或者盖上印章,以表示奖励。
接下来就是强化和反馈,就算孩子可以自己做。爸妈也要陪着他一起练习几天,等孩子记住该怎么做之后要常常称赞他。你的书包真整齐,太棒了,这样孩子才能持续下去。
帮助孩子养成每日整理习惯,爸妈们要经历一个带领,督促,放手的过程,刚开始给孩子示范,和他一起学习如何整理书包,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检查督促孩子每日自行整理的情况,最后爸妈们一定要学会放手。让孩子独立承担整理书包这项任务,以及不整理书包带来的后果。并和孩子说明自己会不定期抽查,让孩子不要中途懈怠、偷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