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跟孩子翻了部电影《哪吒》,此电影重新解读了哪吒的反叛精神,更让我感动的是,哪吒和父母的关系,有了新的定义。李靖夫妇不再是刻板的父母,他们更像是普通人家的父母,让人在感同身受之外,还有了新的思考。
魔丸转世的哪吒,一生下来就六亲不认。
被困在结界里的哪吒,是百姓们口中的妖怪,因为偏见,所做的事情被百姓越描越黑,性格也愈发暴躁冷漠。
越是想要证明自己,却越是困窘。
在父母眼里,他只是一个孩子。母亲陪他踢毽子,想办法逗他开心,父亲虽然不动声色,但是却是最先开口为了他说谎的人。以至于后来情绪爆发,对这个世界破罐子破摔的哪吒,会在看到父亲当年为了他换平安符渡雷劫的时候,唤起了他内心的爱,最终得到了救赎。
其实,早在这之前,李靖夫妇就奠定了十分良好的教育基础,给予了哪吒足够的理解和爱,最后那一步,不过是一个引子而已。
心理学上说:一个人的行为模式,心理态度,人格特质,在早期的亲子互动中早已奠定了基础。
如果说,小时候的我们是一张白纸,而最早在上面泼墨晕染颜色的人,则是父母。父母的好坏奠定了一个人命运的底色,而我坚信:做父母的功夫到家了,不会养出坏孩子。
在电影里,有一句很催泪的台词,是哪吒对父亲说的:我还没和您一起踢过毽子呢。
不仅父亲李靖没有陪哪吒踢过毽子,母亲陪他踢毽子的次数也屈指可数。因为他们夫妇以斩妖除魔为己任,能陪哪吒的时候很少。孤独的哪吒,遇到愿意陪他踢毽子的敖丙,将对方当作唯一的朋友。
对于我们还年少的孩子而言,陪伴或许才是父母最靠谱的行为。让我们的孩子不缺爱,在爱的氛围里成长为自信出色的孩子,才是父母更多该思考的东西吧!
李靖以自己的命换哪吒的命,处处隐忍,印证了那句“父爱如山”,李夫人细心呵护,保留孩子的纯真,从不将负面情绪留给哪吒。虽然我们都是第一次做父母,但更多的还是向那些好父母学习,不仅活成孩子的指明灯,更要有舍身成山,奋力托举着孩子往前跑去。
都说,孩子是父母的复印件,那就多学习成长自己,成为好父母,那好孩子自然果熟蒂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