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陈海贤,提出过一个“场”的概念。
他认为,在不确定的时间和空间里创造“场”,去完成特定的小事,就可以过好当下,给生活带来确定性。
这个“场”,可能仅仅是一张小书桌。
当你在书桌前坐下,就会提醒自己要心无旁骛,好好工作。
慢慢地把它变成习惯,每次你进入这个“场”,就下意识地把自己从纷繁混乱的生活中摘除,进入心流状态。
“场”的形态也是多样的,可以是沉浸式读一份小报,静心做一日三餐,全情和三五好友聊天儿……
瞬息万变的世界里,人真正能够抓住的,唯有当下。
正如《何为良好生活》中所说:
“不管好坏,生存的社会就是这个样子,你要是有心好好生活下去,就得在这个社会现实里建设你自己的良好生活。”
只有把当下过好,让生活中的一切回归到它该在的序列,失序感也不会将你磋磨到丧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