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孩子大发脾气、扔东西甚至打人,我想,脾气再好的父母,也忍不住想要撸起袖子打他一顿。不教育孩子怎么行?难道要纵容他反了天吗?
当孩子发脾气时,我们要当心心理学家鲁道夫提出的一个“陷阱”——权力之争。
父母想要这样,而孩子想要那样,双方僵持不下。孩子发脾气、哭闹甚至打人,想要父母妥协;父母责骂、动手,想要孩子服从。这种情景,不就是父母与孩子在进行“权力之争”吗?
父母让步,孩子赢了,下一次孩子就学会了如何为自己争取更多的权益。父母用简单粗暴的方式让孩子服从,看似暂时赢了,但孩子越来越叛逆,越来越爱和父母对着干,常惹父母生气。这就是“权力之争”的必然后果,都想赢,结果双方都疲惫不堪,甚至亲子间还夹杂着些怨恨。
这在家家户户中都会上演,我们家也是这样的情况时有发生,而且最可怕的结果是,每次都是作为父母,凭借强势取得胜利,果真每次都是看得出孩子的不服,夹着泪水把委屈咽进肚里,自己也意识到这样会给孩子造成不良影响,会让孩子变得没有脾气不敢发表自己的意见。以后要试着与孩子合作,成为合作伙伴,或者成为朋友,首先在孩子发脾气时,先要理解孩子的感受,站在孩子的角度切身感受他的想法,正确的表达情绪,将孩子的理性思维拉回来,与孩子一起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有的时候,我觉得把自己的孩子当成朋友家的孩子在自己家犯错,这时的解决方法和态度都会不一样,这也是我们该思考的,把对别家孩子的温柔放在自己孩子身上,这也将是一种好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