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4日 星期二 天气雨
今天我休息不上班,正好下雨他爸也在家,我也没送孩子没接孩子,在家做做饭、洗洗衣服,也没有别的事可做,只好看看书学习看到这么一段,一个叫刘婷的学生,正在上初二,她的性格很内向。其实刘婷幼时是一个活泼开朗的孩子。只是在父母的专制教育下,她的开朗逐渐被内向、懦弱所取代了。
她的妈妈喜欢安排女儿如何做事,并且口气很强硬,刘婷一开口反抗,妈妈就居高临下地教育她。久而久之,刘婷也习惯了对妈妈对她的专制式管理,变得畏畏缩缩。
其实父母整天的唠叨、父母用训斥的语气,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和孩子说话,只会挫伤孩子的自尊心。父,母在教育孩子时,要平心静气、和言细语的。当孩子做错事的时候,我们做父母的要耐心地帮助孩子分析做错的原因,引导孩子走上正确的道路。
不做专制的父母、不用命令的语气、父母要尊重孩子、要站在孩子的角度体谅和理解孩子,父母要尊重孩子的人格和所取得的进步,做好孩子的人生导师。
把孩子看成自己的朋友,这样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父母总是把自己置于比孩子高的位置上,习惯于对孩子发号施令,孩子得不到尊重,就不愿意同父母做朋友。父母要尽量用商量的语气和孩子说话,和孩子做朋友,和孩一起成长。
由于父母命令式的语气激起孩子逆反的情绪,孩子不愿意服从。孩子不听话妈妈就要自身找原因。父母是孩子的镜子,孩子是父母的影子。身教的力量远远胜过言传。
孩子虽然年龄小,但他们也有自己的独立的人格,也想得到父母的尊重,而不想父母把自己当成私有品,随意地乎来换去。父母若尝试着用请求的语气和孩子说话,就会收到不一样的效果,沟通的障碍也自然会消除。沟通是相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