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正上班呢,看到有人加我好友,看备注是哥哥同学的妈妈,我连忙同意了。对方上来礼貌的打完招呼后,开门见山。大体就是老大在班里嘲笑该同学,并怂恿别人打他。听罢,我的心里也起了层层波澜,但是我没有就此接受这位家长的说法,而是表示回家一定会问清楚,如果是我们的责任,我们肯定不会包庇孩子,会让他向该同学道歉,并保证以后不再就范。其实此刻我的心里并不相信自己的孩子会去欺负同学,不能否认哥哥是个调皮的孩子,但是他内心非常的单纯和善良,平时也还是个乐于助人的孩子。我想也许孩子之前有什么误会,或者事情并不像孩子描述的那样。爸爸接孩子一回到家,我就和哥哥说了此事,并要求他诚实回答。孩子听罢也是一脸不可思议,直言和该同学已经很长时间没有接触了,俩人没有任何冲突和矛盾。于是我便让他第二天去找该同学询问清楚。昨天放学回来后,他告诉我已经搞清楚了。嘲笑的原因是有一次体育课他仰卧起坐做了几个,哥哥站在一旁见了,便和旁边的同学笑着说:***一分钟才做了3个呀。而当儿子问他自己什么时候怂恿别人打他时,他回答是他乱说的,主动对儿子说了对不起。听罢,心里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我为自己选择了相信孩子而欣慰。但是还是和他讲了不该在同学表现不好时表现出幸灾乐祸,也许自己并没有出自真心地嘲笑别人,但是别人听了心情肯定会受到影响的,如果换位思考,你不会不会也不开心呢?孩子也同意我的观点,表示以后会注意自己的言行。
通过这件事,我也深有感悟。孩子犯错误了,要教育他勇于担责,为自己的错误承担相应的后果。但是如果孩子并没有做错或属于被动的一方,我们不问青红皂白就相信了对方的说辞,让孩子受到了委屈,那就是我们为人父母的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