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雨纷纷,天寒飘雨无去处,好友好邻相互约,电影剧院磨时光。
去影院的时候还不知道播放什么电影,放映时才知道是《忠犬八公》,八筒是一只可爱的中华田园犬,在茫茫人海中遇到了命中注定的主人陈敬修,成为了陈家的一员。他是在讲述当下这个日新月异的世界里,那些“留在原地”的人与价值观。他们不会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他们只会在城市的角落里,站在断壁残垣下徘徊。就像电影里的一个镜头。在车站和八筒“朝夕相处”的棒棒和它告别。他对八筒说:我回老家后,是开家杂货店呢,还是做小吃店? 这个被现实打败的人,言语间一片憧憬。
影片中,岁月流转,时光飞逝,陈敬修去世后,八筒仍用一生守护与主人的约定。所有人都因各种原因离开了,只有八筒日复一日的往返于他们曾经的家和站台间,我无法用词汇总结它日复一日等不到主人的失望,也无法用句子描述它看到家被拆了的悲伤和无助,更无法用语言形容那堆积如山的报纸,每日一份的报纸就像一个无声的约定。八筒的生命在日复一日的执着等待中走向尽头,在最后的时刻,它似乎做了一个美梦,梦里它又回到了小时候,陈敬修抱它在怀里,轻声地说着:“傻孩子,对不起,让你等了这么久......”它终于等来了这个拥抱。“一人、一犬、一生”是八筒和陈敬修这段故事的简短注解,短短六个字却道出了彼此相伴守候的情意。对于小狗来说,只要认了主人,那便开始了无言陪伴的一生。一个个如你我一般,在现实中挣扎,一个个固守着的人。
看着哭的稀里哗啦的观影人,我儿凯印无法体会其中缘由,总有一天他会明白,这是一部适合清明节观看的电影,相思寄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