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周读了《教学勇气》第四章的前两篇文章《共同体掠影》和《现实是群体共享的》,虽然依然生涩难懂,但是还是在阅读中找到了能够与自己的教学实际能够产生共鸣的地方。
共同体⼀定要在完整的⾃我中⽣根,它⽆法在分离的⽣活中扎根。只有在充分认识⾃⼰后才可能与别⼈和睦共处。共同体是个体内部不可见的魅⼒的外部的可见标志,使⾃⾝认同和完整与世界联系中的交融。这句话虽然没有看明白,但是我知道这是这一篇文章的核心,我就在思考我生命中的共同体有哪一些,我的父母和我,我的家人和孩子,还有就是我所链接的外部世界以及我现在所教授的班级孩子,这些其实都是一些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里面我们开始培养自己的性格脾气,甚至行为习惯都深受其影响。
但是:“现实是共同联系的关系网,我们只有存在于这种共同联系中才能认识现实。”随着社会的进步,一个人的力量越加显得渺小,群体的作用越来越显得重要。我们只有结成一个团队,形成一个共同体,才能更加有效的提升自己的水平,提高自己的教学实效。但是我也认为这句话对于我们老师来说更加关键,因为我和我学生就是一个学习的共同体,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学习方法,但是当我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法来引导他们解决一些数学难题的时候,我明显看到他们眼中那解决出问题后兴奋的眼神,我想这就是学习共同体的力量吧。
作为⽼师,我们首先要摆正心态,我们接触的都是孩子,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脾气和品行,我们作为老师一定要对学生有耐心和爱心,真正去热爱他们,热爱教育事业,真正去做好探究,去挖掘学习共同体的独特魅力,去帮助每个学生发现自己的生命共同体。
但是我自己的共同体和认识格局也是需要提升的,因为我越来越感觉到自己教学中的焦虑和无知,我想我也要不断通过学习共读成长,真的突破自己的思维限制和格局,真正让自己成长起来,这样我对教育对共同体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和幸福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