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见儿子前两天录的视频 ,我在播放的过程中,被同事听见了,夸到:“小墨读的不孬啊,挺有感情的。”
这视频源于儿子班主任在群里发了一个通知,让孩子在家录一个孩子朗诵的音频,可以是唐诗,也可以是宋词,格式是MP3格式。我以为是录视频,于是和小家伙商量好准备录岳飞的《满江红》。找出孩子一年级时参加朗诵比赛的汉服,穿上,还挺帅的。
我在手机上找好了配音音乐,孩子他爸准备好了手机照相机。随着他爸喊着“一二三,开始”,录视频开始,儿子开始介绍自己姓名,班级和朗诵的题目。我开始放音乐,儿子大声说:“《满江红》宋 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到最后两句,他有点卡壳。还没等我们开口,他紧接着说:“再来一次。”第二次,他把前两句给忘了。“再来”他不甘心的说。于是我们又开始录,这次终于成功了,不过介绍自己时,语速有点快。我赶忙给他老师发过去。
一会儿,儿子班主任回微信说:“挺好的 并指出不足之处 ,并点明只要音频 即可”。原来是我理解错了,咋办?儿子说:“没关系,我们再录一次,反正我背的比较熟练。”这一次,儿子放慢了语速,身心放松,不需再面对镜头了,朗诵的也比较成功,语速适当,语言铿锵有力,居然一次通过,比前面录的视频效果还要好。我连忙把音频发给儿子班主任,儿子班主任立马回信:“很好”。
录一遍有一遍的效果,熟能生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