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父母都认为孩子在6岁之前应该学唐诗,认字,学数学运算把这些当作教育的重点,其实完全是不正确的。
6岁之前是孩子性格形成的黄金时间,所谓“性格的培育是教育的主要目的”,这个时候父母一定要给孩子立规矩,告诉孩子哪些是对,哪些是错,什么是绝对不能做,告诉孩子正确的善恶观念,给孩子树立明确的是非观念,确定底线。
李玫瑾教授就曾经说过:
“
可是我们很多父母都把这个顺序搞反了,6岁之前该说的时候,对孩子不闻不问,觉得他还小,说也听不懂,而到了12岁以后,进入青春期后,该闭嘴的时候,又唠叨个没完,开始焦虑,觉得孩子什么都做不好。
那些常被提及的“别人家的孩子”,并不是天生就聪明,而是父母在最关键的6岁时期,父母给予了正确及时的引导,给孩子培养出自尊、自律、自信的好性格。
当然,在给孩子立威的过程中,总会遭遇孩
聪明,而是父母在最关键的6岁时期,父母给予了正确及时的引导,给孩子培养出自尊、自律、自信的好性格。
当然,在给孩子立威的过程中,总会遭遇孩子的反抗和不服,这就要看家长的引导方式了,用情感引导的方法,让孩子认识情绪,感知周围的情感,并且学会共情,感同身受,一个高情商的孩子,必然会有好的品质。
而好的性格是建立在好的品质上的。
这里着重要讲的是,自尊决定自律,自律决定自信,孩子想在社会上立足就必须要学会自尊,高自尊的孩子,才能不辜负父母的期望,更好的向父母期盼的方向迈进。
如何建立孩子的自尊?
关键是需要父母的鼓励与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