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日子忙乎了一个大事😋。前些日子看到个课题立项的文件,其中有个课题比较感兴趣。问题学生的个案分析。从教20多年,每一届班级总有那么几个因为家庭,心理,留守,欺凌等各种原因引起的问题学生。我感觉在这个话题上自己还是遇到过。
“问题学生”是指那些与同年龄段学生相比,由于受到家庭、社会、学校等方面的不良因素的影响及自身的存在的有待改进的因素,从而导致在思想、认识、心理、行为、学习等方面偏离常态,需要在他人帮助下才能解决问题的学生。首要表现在品德方面,主要表现在学习、行为、心理方面。主要表现为厌学、违纪、打架,甚至偷盗。“问题学生”不是天生的,而是受不良的社会风气侵蚀,不正常的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影响,通过学生内部的心理活动即身心发展过程中各种消极因素恶性膨胀,逐渐形成所谓双差生或后进生的,现在的称呼应该是“问题学生”更为合适。问题学生虽然在学校中占的比例很小,但他们能量大,影响面广,是班级体中的消极因素,常常拖班级的后腿甚至影响学校声誉。他们一般精力充沛,活动能力强,处事机灵胆子大,重感情讲义气,要教育好他们的确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而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复杂的、细致的和更需要耐心的教育工作。问题学生有存在的必然性、客观性和普遍性,因此,我们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老师要把这项工作看重,应分析问题学生的心理成因,并以相应对策进行帮扶转化,这样不但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而且使学生素质得到提高,乃至整个学校甚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