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日记第505篇 星期四 小雨 2023年4月6日
孩子放学回家,家长最头疼的,就是孩子的作业问题了。不写作业,母慈子孝;一写作业,鸡飞狗跳。
这该是多少家庭的真实写照。现如今,陪孩子写作业,早已成为众多家长的心病。俗话说:心病还须心药医。正确的陪伴方式,才是那副“心药”。反观,不正确的陪伴方式,不仅事与愿违,还会恶化亲子关系。
因此,陪孩子写作业的正确方式,大家一定要知道,千万别“陪错”了!
事前准备环节。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家长陪孩子写作业,也是有窍门的。家长与孩子做好以下七项写作业的事前准备,孩子有效写作业就成功了一大半!
(1)做好规划
古人言: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作业规划,包括时间规划、科目顺序规划、作业难易搭配规划等等。良好的作业规划,为有序写作业奠定了基础。
(2)生理准备
放学回到家,孩子难免已经饿了,可以先吃饭,或者吃点零食。另外,孩子喝水以及上厕所,尽量在写作业之前完成,中途要减少离开座位的次数。
(3)心理准备
没有多少孩子是乐意写作业的。家长发现孩子有抵触写作业、不情愿写作业等消极行为,一定要及时做好孩子的心理情绪安抚,调节孩子的情绪。
(4)物理准备
通俗地讲,就是学习用品的准备,比如铅笔、橡皮、草稿纸、戒尺等等。
(5)环境准备
写作业前,书桌要干净整齐,不要摆放与学习无关的物品。减少噪音影响,为孩子写作业营造安静的氛围。
(6)知识准备
写作业前,花5~10分钟,复习一下今天上课的内容,回顾所学知识点。
(7)时间准备
孩子要做好时间规划以及准备好小闹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某项作业,养成良好的时间意识。
事中控制环节。遵循“四不原则”,孩子效率更高
孩子写作业期间,要做好某项作业的时间记录,比如作业开始时间、作业结束时间等。还有一点很重要,请务必遵循写作业的“四不原则”,孩子的写作业效率才会更高!
(1)不翻书
写作业,是检验课堂知识接收程度的一个方式。孩子写作业期间,翻看书本,就没法达到这个知识检验的效果。而且,孩子还会养成依赖书本、懒于思考、应付作业的坏习惯。
(2)不打扰
作为父母,别在孩子写作业期间,打扰孩子学习。
比如看到孩子写错了,就直接说骂孩子,让孩子改等等。这样会打乱孩子的思路,容易让孩子恐慌,无法静心学习。
(3)不间断
孩子断断续续地写作业,影响非常不好。一则,孩子的注意力分散,专注力下降,做题容易出错;
二则,消耗时间长,内心排斥写作业,效率低下。因此,连续地写作业,适当的休息,才有助于 孩子高效写作业。
(4)不紧盯
有些家长会守在孩子身边,注视着孩子写作业的一举一动,直到孩子完成作业。其实,这种做法并不可取。最好的陪伴方式是,看似不陪,实则陪。孩子写作业,家长也可以在一旁看看书。这样既能给孩子树立学习的榜样,又能在孩子需要的时候“搭把手”。
事后检查环节。查漏补缺,“先后检”结合。孩子写完作业,家长和孩子如同打完了一场持久战。作业一扔、书包一收、床上一躺,放松惬意极了。但,此刻仍不是“躺平”的时候。作业只是“写”完了,但是整个作业的流程还没结束。写作业,是检验孩子知识的过程。检查作业,才是知识查漏补缺的过程。孩子写完作业,固然可喜可贺。但,检查作业也必不可少!那么,家长该如何检查孩子作业呢?
(1)孩子先检
写作业过程中,孩子不翻书,可能错漏的地方比较多。因此,家长先让孩子自检,让孩子去发现自己的错误,并尝试改正。有些错,让孩子去发现与解决,更具有教育意义。
(2)父母后检
检查作业并不能仅仅依靠孩子,毕竟孩子的检查仍有局限。家长检查作业,仍是不可或缺的。那么,家长检查作业,要检查什么呢?其一,家长要检查作业本身,如字迹、错别字、错题等。其二,家长要检查孩子接收课堂知识的程度,清楚地知道孩子存在的知识盲区,并及时加强薄弱的知识点。总的来说,检查作业,是孩子先检与父母后检的结合,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