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小本APP
人工智能亲子生活社区!
下载家长小本APP
读《教学勇气》心得体会9
小小强

本周研读了,第四章《认知于共同体中》的《重温真理》《伟大事物的魅力》和《认知与神圣》三篇文章,感受颇深。

文中提到真理一词,提到在客观主义者的神话中,真理是一组关于客体的假设;教育是一个把这些假设运送给学生的系统;而一个受过教育的人能记住而且重复专家的建议。在这客观主义者的神话中有两个问题:一是它错误地描写了我们的经验过程;二是它极度地扭曲了我们的教育方式。真正的共同体代表着相当不一样的认知 。在真正的共同体中,犹如真实的生活,不存在纯粹的知识客体,也没有绝对权威。在真正的共同体中,犹如真实的生活,真理并不生活在假设之中,而教育要远胜于把假设运送给消极的听众。在真正的共同体中认知、教学和学习的过程看起来并不太像通用汽车的生产线,更像市民大会。作者认为真正的共同体,事实上是许许多多的共同体,遍布在广阔的空间,随着时间推移不断改变。因为在任何一个领域,众多的共同体是由:“它们会聚集在一个共同的主体周围,并会遵守让它们以同样的方式去接近这个主体的共同规则和解释。”这一事实形成一致性,这种一致性令这一形式的共同体长久不衰并发展。

文章中指出,在这个共同体的中心总有一个主体与位于客观主义阶梯顶端的客体相对照。这种区别对认知、教学和学习的过程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主体可以用来发展关系;而客体则不能。当我们把他者看成主体时,我们就不会疏远他;我们就是在关系中,并透过关系认识它。当让主体成为我们的注意中心时,我们就赋予它尊重和权威,在真正的共同体中,连接着我们所有的关系的核心是重要的主体本身—是主体的力量。当试图去了解真正的共同体的主体时,我们就展开各种复杂形式的沟通—分享观察和释义,互相纠正和补充,一时因论争而分开,但接着又因达成共识而结合。若运作得好,真正的共同体就是透过论争而不是竞争来推进我们的认知的。竞争是个人为了谋取私利而秘密进行的、得失所系的比赛,而论争是公开的,有时喧闹的,但永远都是群体共享的。在这个公开的、群体的论争中,每个人都有可能在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中成为胜者。 论争是我们公开挑战彼此想法的动力,是彼此考验、更好地认识世界的群体努力。

当我们聚集在真正的共同体主体的周围时,就不只是我们纠正彼此的认知尝试、否定模糊的观点和错误的解释。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s://jiazhangxiaoben.com/nw/page/article/seocontent.html?id=991267
推荐日记
《快乐的一天》
《温馨时刻》
《亲子日记(26)》
《日记》
《放风筝》
《回忆童年》
《日记》
《愉快的下午》
《家长会心得体会》
《20230409》
《我们都在成长,不止孩子(亲子日记第28篇)》
《仓湾》
《讲座》
《一天的开心》
《26.朵朵喜欢上拼音了》
《日记》
《读《教学勇气》心得体会9》
《开心快乐》
《美好的一天》
《亲子日记》
《小尾巴日记》
《家长会》
《如何让孩子爱上阅读 4.9 星期日 晴》
《教育是一道难题》
《新长征路上的思考(24)》
《亲子日记第七篇 愉快的周末》
《6开心的一天》
《DIY》
《亲子日记31》
《日记》
下载家长小本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