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接儿子放学,他很高兴的告诉我,虽然请了半天假,但他的数学作业全对了,老师还夸了他。我也夸夸他😄。然后问他语文和英语学会了吗?他说都会了。
想起这两天看的小说,正好是关于学习的,于是和他分享了一下。
我说,我最近看了一部年代文,是关于七八十年代,刚开始恢复高考的时候,主人公勤奋学习,以中考第一名升入县一高,又因为创办英语角,被市二中挖走,参加全省知识竞赛获得英语第一数学第四,又参加国赛获得英语数学双第一,从而保送北大,最后参加高考成为当年的高考状元的故事。
上了北大以后,她的一个教授是刚从国外回来的,因女儿不适应国内的学习,就聘请主人公给她当家教,学习有了很大进步。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北师大的教授得知了主人公补课的方式,特别感兴趣,在研究了主人公的学习笔记之后,一起出了一本《高考状元笔记》,畅销全国。
我总结了一下,主人公的学习方法,除了努力以外,一共有三点:一是记笔记,把老师讲的知识点全部记下来,并系统整理。笔记不把页面全部占满,侧边留出一定的空间,以便有需要的时候,及时进行补充。二是刷题,多做题,多研究题型。她还有个习惯,就是在题目左边做记号,比如○是老师讲过的,△是做了但拿不准的,★是完全没有学过不会的。三是建立错题本。把每个易错的知识点先写下来,再附上两三道典型的题目,避免以后犯同样的错误。错题本在总复习的时候,最能发挥作用。
为了带动同学们学习英语的热情,她还创办了英语角。中午吃完饭后,几个同学聚在一起,以游戏性趣味性的方式来学习英语。比如玩击鼓传花,传到谁那里,谁就来读一段英语课文,或者听录音翻译一段。在她的带动下,整个班级的英语都提升了一大段,平均分超出了第二名班级7分。
对于学习,勤奋努力固然重要,好的学习方法也同样重要。用对了方法,就能够事半功倍,取得更好的效果。
关于错题本,孩子爸爸一两年前就提过了,想让儿子也建立一个,但因为懒,加上小学内容简单,一直没实行。等到中学以后,随着难度逐渐增大,我想错题本还是很有必要,也很有帮助的。
不少家长提到孩子马虎的问题,LYH有时也存在这个问题。我觉得除了让孩子自己重视以外,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审题➕检查,把这两件事做好了,出错率会降低很多。
希望孩子们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不断提升,不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