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出发了,要走三四天,周末才能回来。
都说儿行千里母担忧,我是母行千里也担忧儿啊。
儿子这两天感冒了,疑似甲流,昨天中午还烧到39.4°。所以,还没走呢,就开始担心他,不知道在我走之前能不能康复?
好在吃了奥司他韦之后,下午退烧了,晚上也没再升温,早上带着药去上学了。
此刻,坐在候车室里,仍然担心他病情会不会反复?落下的课程能不能补回来?爸爸会不会按时接送他?早饭来不来得及给他做?爸爸加班的话,他晚上一个人在家行不行……
这大概就是当妈妈的心情吧,总是对孩子放心不下。
前两天,往家里打电话说要一个人去北京出发的时候,妈妈也是特别不放心,问我自己能行吗?知道怎么坐车吗?会不会迷路啊?老爸反而挺乐呵,觉得出去长长见识,提升一下自己,挺难得的机会。这大概就是爸妈对待孩子的思维差异吧。
记得去年出发的时候,儿子得知消息后,第一反应就是,“你把我塞行李箱里带走吧!”😂
回家以后,他终于松了一口气,“再也不用自己定闹钟了。”问他怎么回事?他说,你在家的时候,都是你叫我起床。你不在家,爸爸让我叫他起床。我天天都得自己定闹钟想着早起,好累啊!
当天晚上,有我在家,儿子果然没心没肺的好好睡了一觉。😂
爸爸妈妈对待孩子是不一样的,妈妈往往会给予更多关爱,操心他的生活琐事,而爸爸会让他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希望孩子学会独立。我想,这两种方式没有对错,应该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
孩子既需要关心呵护,同样也需要去经历风雨。我相信,在爱的滋养下承受得住风吹雨打的孩子,会更加自信独立,也会更加内心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