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12日 星期三
今天写的是第200篇亲子日记,有点小激动,我居然也坚持写了200篇日记了。
写亲子日记,源于一个朋友圈梁老师的评论。2022年7月份,暑假第一天,发了一条朋友圈,记录孩子们暑假第一天的表现,梁老师评论:“您可以写亲子日记啊。”我当时有点懵,不知道梁老师说的亲子日记是什么。梁老师把我邀请进了《实验初中初一(现在是初二)亲子读写群》,我才知道原来还有这么个写亲子日记的平台。从此,开启了我的亲子日记之旅。
刚开始写的时候,真的不知道怎么写好。虽然平常经常发朋友圈记录孩子们的成长,但朋友圈都是寥寥几句文字,配上图片,真正写亲子日记,又觉得像发朋友圈那么简单不太合适。然后去翻阅其他家长的亲子日记,尤其是看到那些写了一百多篇,甚至是好几百篇、上千篇的家长的日记,发自内心的佩服他们,也下决心向优秀的家长和老师学习。
作为一个纯理科生,像很多理科生一样,我的文字功底很差,写日记不会用优美的语言,只会用朴实的文字记录普通的生活。有时候看到群里别的家长分享的日记,觉得别人写的特别好,孩子也很优秀,自愧不如,更不好意思把自己的日记发到群里。
日记的内容,也是我写亲子日记过程中比较纠结的。看别人写日记,大都是记录孩子的优点、表现良好、温馨的一面。我很多时候看到的是孩子不足,写日记的时候,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孩子的责怪及不满,让人看了觉得压抑,又觉得自己无能,没能把孩子教育好,很强的失败感。基于这个原因,中间有段时间我没有坚持每天写日记,隔三差五的写一篇。
记得有一次学校家访活动,媛同学的责任老师是梁老师。我跟梁老师沟通不多,交流中,我表达了媛同学写作业慢,没上进心等缺点。我记得梁老师说:“如果你一直认为孩子有这么多缺点和不足,你应该反思一下你自己。”一语惊醒梦中人,是的,最应该反思的是我自己。
回去后我进行了深刻的自我反省。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缺点。我好像只关注到孩子身上的缺点和不足,没有看到孩子的优点,更没有去分析孩子身上那些我眼中的不足的根源是什么,怎么去解决。
所以,调整好心态,我又开始写亲子日记了。日记中,不回避孩子的缺点,勇于面对,积极改正。也不吝啬表扬孩子们的优点,让孩子在表扬和鼓励中继续保持。我犯了错误,也及时自我反省、自我批评。写日记的时候,也卸掉心理压力,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不再与别人的日记进行比较,不再纠结语言是否优美。
坚持写到今天,我发现自己有了很大的进步,那就是吼孩子的次数少了,在孩子犯错误的时候能控制住情绪平和的跟孩子沟通了,亲子冲突也少了很多。我想我应该能坚持继续写下去,300天,500天,100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