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匆匆,飞逝而过,速度远超我们的想象。这一秒孩子还在蹒跚学步,下一秒他已长大成人。我们都知道,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的陪伴至关重要,可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陪伴都是最好的。
就拿做作业来说,"不写作业时,母慈子孝;一写作业时,鸡飞狗跳"这一调侃之语,夸张中映射出家长陪孩子做作业就好似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很多陪伴,不仅没有助力孩子成长,反而无意中让孩子产生了厌学、依赖的心理,适得其反。
脾气火爆型的家长,看到孩子动作慢了一点或稍一写错,就连声呵斥甚至直接上手,本来好意陪写,却反而让孩子在诚惶诚恐中战战兢兢地完成;另一种亲密无间型的家长,则会全程紧密关注孩子,写一题家长就检查一题并马上指明错处,这样一来孩子会产生强烈的依赖心理,自主学习能力难以得到提高。如此,是在"押着"孩子完成作业。这样的陪伴,有些弄巧成拙,丧失了亲子的温度,也失去了教育的智慧。
孩子需要的是陪伴,不是"监工".我们应该明确,陪伴的主要任务是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帮助孩子正确地思考与解决问题,绝不仅仅是坐在孩子身边,更不是空耗时间。单纯的耗时间的陪伴不能解决任何问题,相反还会增加彼此的怨气,父母觉得做了很大的牺牲,而孩子却感觉是在被监控。陪孩子做作业是必要的,但也要讲究方法。放学时,用平常的语气和孩子聊聊:今天有哪些作业,完成起来可能会有什么困难,自然的聊天中就能帮孩子对自己的作业安排进行有效的引导。
陪伴无关时间长短,而在乎质量高低。高质量的陪伴,在我看来是以身作则,投入时间的同时,也关注与孩子的平和交流。父母的爱是孩子成长最大的动力,父母经常与孩子一起沟通、交流,陪伴孩子一起成长就是对孩子最大的爱与教育。在充满爱的家庭长大的孩子更加自信大方,内心世界更丰富。因此,聪明的父母们从来都不放弃与孩子沟通交流的机会,努力做孩子的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