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小本APP
人工智能亲子生活社区!
下载家长小本APP
2023.4.21《教学勇气》10
王宏梅

教学于共同体中,以主体为中心的教育。这个主体,既不是以学生为中心,也不是以老师为中心,而是以主体为中心,这个主体就叫做第三事物。

现在的教学课堂,以前是以教师为中心,老师教学生学,现在我们提倡的是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是引导者,组织者。有时我们会被这两极对立的模式弄得无所事事通,我们发现两种方式均有启发性和优点,但两者又未能完全解决问题,我们的内心由于无法在两者间取得平衡而保持鞭挞,因此也无法把两种模式的优点融会贯通。这本书中对这两种授课方式的解释,正是现在我们教师在课堂中需要解决的问题。现在我们在课堂中教课的方式,其实我觉得对于我自己来说,很多时候还是我在讲的多,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有时候一些课程需要学生讨论时,我也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启发式教学,起到引导的作用,我就在这两种模式中切换,但是确实感觉到非常的迷茫,无论是用哪种方式,心里都觉得有一种困惑,不能让我豁然开朗。

这本书中提到,如果我们既不以学生为中心,也不以教师为中心,而是以课堂为主题,构建一个教学共同体,大家把关注都既不放在老师的身上,也不放在学生的身上,而是放在课堂的课堂中,而是想办法在课堂中怎么样让老师和学生都能够非常轻松自如的进行学习。这就是文中所说的第三事物,第三事物真实存在且生动活泼有声有色,以至于能令教师和学生都为他们的所作所说负责。教师可以当学生,而学生也可以当教师,他们把课堂当成一个主体,都有自己的想法和见解时都可以说出来,为这个主题而服务,为这个课堂而服从,而学到更多知识,在学知识的过程中,老师和学生和课堂就组成了一个教学共同体,在这里有尊重有讨论,有思维的提升,有思考的质疑有老师的提问有学生的回答,有学生的提问,有老师的解答,我觉得课堂成为教学的主体,让老师和学生变得更轻松、更愉快。

我非常喜欢“医院里的微观小宇宙教学”中的这一个案例,我觉得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案例的内容是这样的:这是一所医学院,前期授课方式:头两年学生坐在一个礼堂内,教授则坐在讲台上手指教鞭,对着一句挂着的骷髅指指点点,学生的任务就是记住所有信息在测试中把它默写出来并且能在实验室内使用它。改进后的授课方式:学生从他们进医学院的第一,天开始都聚集在一位活生生的病人的周围,围成一个小圆圈,由他们诊断,并未疗程开处方。院长保证在每个圆圈中都配一位导师,一位负责教学的医生,他会确保这群外行医生不会对病病人造成伤害。这两种不同的授课方式给了学生不同的学习效果。

在这个案例中,因为我们所针对的共同体不同,所以学生所学习的效果也是不一样的,前者是把一个骷髅作为连接的共同体,让学生感觉不到自己,要有医德方面的遵守,对这个骷髅不会有任何感情,而且感觉到学习起来非常的枯燥无味,在学习的过程中只是为了毕业拿到文凭而去学习,从而变得对医学的研究失去了兴趣。后者他们的连接共同体是病人,那学生就变得谨慎起来,并且会仔细观察病人的特点,从而对其对症下药,看到病人的痛苦,他们内心里就会想方设法的让病人痊愈,不再那么痛苦,无论是在医德上还是在学习知识上学生们变得更加认真。

在我们现实教学的课堂中,我们也需要找到一个活生生的,共同体,然后无论是老师和学生对这个共同体产生兴趣,发自内心的去研究,从而让老师和学生都变得轻松,在轻松的氛围内,学习到知识并且对学习感兴趣。所以我们要把课堂作为教学的共同体,无论是老师和学生,想要在这个课堂中表现的更加精彩,我们需要努力共同去创建创好这个共同体。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s://jiazhangxiaoben.com/nw/page/article/seocontent.html?id=1019567
推荐日记
《2023.4.21《教学勇气》10》
《记期中考试》
《2023.4.21亲子日记41》
《要打退堂鼓(第9篇)2023年4月21日星期五》
《随记》
《心痛的滋味不好受》
《9天》
《2023-4-22-周六 亲子日记38》
《检讨》
《2023.4.21亲子日记40天》
《爱与规矩并行!》
《亲子日记(34)》
《志愿执勤看行人百态,线上分享谈生命教育。》
《周六的早餐》
《学和玩都不耽误的小姑娘》
《陪伴,第971天》
《黑乎乎的小桔子》
《青年大学习》
《要发现孩子的优点》
《晚上写作业变快了》
《放学》
《亲子日记1045 2023.4.20星期四晴》
《2023.4.22亲子日记42》
《亲子日记第二天》
《分床睡》
《儿子成长记4月22日第三十六篇周六阴》
《2023年4月22日第三十九篇 美食翻车现场 星期六 阴》
《亲子日记第四十一天》
《第四十篇》
《小喜的日记45 没得写是因为修为不够》
下载家长小本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