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雯泽放学带回来两张签字纸,一张五一假期安全保证书,一张是延托社团征求意见,都需要家长签字的。还没等我细看,雯泽就开始陈情了,我总结了一下她的意思大概:五一假期后放学时间延至六点,参加社团的话会在这基础上再延迟半小时,到家就得七点了,关键是参加社团的话作业只能留到回家后再写,那样吃完饭写完作业差不多得九点了,还得练琴、阅读,时间根本不够用的。听完她的话,我直接问她意思是不想参加社团呗?她点了点头说如果不参加的话就不用管那张纸也不必上交了。我尊重她的意见。其实即便时间充裕,我也会同意她的选择,说这个就是在想小孩的心思有时候比我们大人想得要复杂一点。最初参加社团的时候她满心欢喜,被老师选中了去打小鼓,先不说她自个儿喜欢不喜欢吧,但是在班里那么多孩子中选几个,能被选中她感觉到还挺自豪的。过了几天又出来数学思维社团,她有过动摇,但是她内心的“忠实”让她觉得不能因个人喜好去“背叛”曾经选她的老师,后来每周四都会去打两节课的小鼓,渐渐的开始厌烦,每到周四放学回来蔫儿了吧唧的样子,叹着气说又打了两节课的小鼓,又累又饿,连耳朵都要震聋了,这期间有一次小鼓社团往下刷人,淘汰了几个同学,但这样的“机会”她不屑于使用,继续敲着她已经厌烦了的小鼓,其实我也跟她说过要是不喜欢可以跟老师说不参加了,但是她不肯,这次的征求意见倒成了她眼中的希望了。最终如她所愿,因为我觉得她说的有道理。
昨天我看了一份网上四年级小孩的时间表,不禁也列了一下雯泽每天放学要做的事项。因为我也有过同样的感受,似乎孩子从学校回家根本做不了多少事情就到睡觉时间了,总觉得时间浪费了。其实不然,现在孩子到家差不多是六点钟,从六点到七点写作业,七点到七点半吃饭,七点半到八点多练琴,八点半到九点亲子共读,九点到九点半自主阅读。其实这还没加上每天口算练习,英语打卡……另外其他的零散活动时间也没加上,这就已经很紧张了,想在十点之前睡觉还必须高效率。说这个也是在提醒自己和其他家长,孩子真的有在浪费时间?站在孩子的角度上我觉得很充实!
还有几天才到五一,孙同学已经想好假期安排了。说假期前两天我俩分别值班,让孩子们那两天完成作业,后面带着他俩玩。还有,到时候可以准备个小炉子回老家自助烧烤。时间充裕,就在老家住一宿。傍晚在老家的院子里,一大家子在一起烧烤,想想都觉得美,真是有些期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