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孩子并不知道自己的错误目的是什么,仅仅是心中的错误观念引导他做出了一些“不良”行为。这时,大人可以用客观而友善的态度,揭示出孩子的错误目的,帮助孩子意识到他的错误观念,进而解决当前的问题。
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在提示目的的过程中,客观和友善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发生冲突时不应进行这一行动。我们最好在双方心情平静时,与孩子一对一对话时谈论“错误目的”这一事情。
首先,我们要询问孩子是否知道自己做出某种行为的原因。询问要具体,比如:问孩子是否知道自己为什么把书摔到地上,而不是问他是否知道自己为什么发脾气。
对于这类询问,孩子的回答往往是“不知道”。即使他们给出了某种原因,也不会是真正的原因。这也是我们要向孩子揭示其错误目的的行为的原因——帮助孩子理解发生了什么事。
当孩子有了回应后,我们先要征求孩子的意见,表示自己想猜测一下原因。当然,要用询问的语气,而不是肯定的语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