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未老,风细柳斜斜。 轼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这是宋朝文豪 苏轼当年在潍坊密州的感慨。
潍坊是一个历史文化悠久,人才辈出的城市,齐鲁遗风在,十万人家尽读书,这里古代的文人墨客就有很多,郑板桥、范仲淹、欧阳修、还有画出5.287米长清明上河图的作者张泽端,现代的诺贝尔奖获得者莫言等……都出自这片神奇的土地,那里有高耸巍峨的云门山,青云山,碧波寒烟的白浪河, 虞河穿城而过,让人去一次就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潍坊又名鸢都,不仅人才辈出,而且还是世界风筝的发源地,制作的风筝名式各样,工艺精湛。潍坊风筝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是潍坊传统的手工艺珍品,放风筝是潍坊人民传传统的节日文化习俗。2006年5月,潍坊风筝被例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每年阳春四月都要举行一年一度的国际风筝节,世界各国有一百多个国家数万人参加。盛况空前,放飞场上空好像是召开动物大会,高大威武的雄鹰,斑马,狮子,老虎,五彩的蝴蝶,还有眼睛会动的金鱼,漫天的五彩斑斓,应有尽有,极为壮观,最有名的还是世界最长龙头蜈蚣,高4.2米,长280米,身体有500多个腰节组成,在天上摇头摆尾,勇猛异常。吸引征服了国内外众多游客,湛蓝的天空里自由洒脱,充满希望,斗志昂扬。成千上万的丝线,承载着五湖四海的热情,渲染出潍坊的勃勃生机。潍坊这个名字也随着风筝誉满世界,现在的潍坊已经是世界风筝文化交流的中心,被世界各国人民称认为“风筝的故乡”
潍坊的杨家埠年画有花店百家,品种上千。画版数万之说。寓意着吉祥如意,富贵荣华,年年有余!杨家埠年画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为文化遗产名录,它间接记录了中国居民和民间社会生活的景象,对古代文化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杨家埠木版年画乡土气息浓厚,制作工节艺别俱特色,与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并称中国木版年画三大产地。新年过后这里参观的人游人如织,热闹非凡。
云门山高耸入云,青翠如黛,高大的寿字十米之高,寸比人高,白浪河,翻涌的浪花像千军万马似地奔腾而来,修竹碧水,亭台曲径,旁边的柳树轻佛着河面,河面荡起阵阵涟漪。微风抚摸着人们的脸颊;抚摸着大地;抚摸着高楼;抚摸着整个城市。
潍坊风景秀丽,让人流连忘返,最吸引人的还要数维坊特色小吃了。说起来小吃,潍坊可要数不尽了,最传统的有:被搬上中央电视台的“朝天锅”,汤浓肉香,边卷饼边喝汤,人间美味,里面的白芝麻咬起来有种特别的香脆;还有维坊肉火烧,外皮酥脆,肉馅丰满,围着火锅,咬一口火烧,瞬间感觉天下第一香,俗话说的好“烟台苹果莱阳梨,不如潍坊萝卜皮,”,潍坊的萝,清脆甘甜,回味无穷,潍坊的鲁菜数不胜数,有说不尽的美妙。
潍坊,我的家乡,像风筝一样越飞越高,它是一颗璀璨的明珠文明中外,一个多么美好的城市;一个多么有魅力的城市!正是因为祖国强大,潍坊才能有今天繁荣,我是中国人,我爱祖国!我爱家乡潍坊,我希望未来的我,为家乡潍坊贡献我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