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小本APP
人工智能亲子生活社区!
下载家长小本APP
随记
予妈妈

2023年4月17日,星期一,晴

 王镇中心小学二年级二班张梓予妈妈,亲子日记369篇。

     教育的第一目标是什么?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健康善良的生命、活泼智慧的头脑和丰富高贵的灵魂。

——周国平

教育的第一个目标,应该是使孩子成为热爱人生的人,同时也是善良的人。

智力教育的真正目标应该是让学生的智力得到健康成长,使他们懂得享受智力生活的快乐。

灵魂的教育可以分为美育和德育。美育的目标是造就丰富的灵魂,德育的目标是造就高贵的灵魂。

总之,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健康、善良的生命;活泼、智慧的头脑;丰富、高贵的灵魂。

周国平,中国社科院研究员,著名哲学家、作家、中国教育教育三十人论坛成员

生命教育:实现生命的价值

生命教育包括体育,以健康的身体为目标。但,一个人如果只是身体健康,却不懂得热爱生命,尊重生命,享受生命,健康有何意义?所以,我主张把体育扩展为生命教育,生命教育的目标是培育对生命的尊重。

怎样才算尊重生命?

我想,一是要珍惜自己的生命。现在学校里屡屡发生中学生、大学生、研究生自杀的事件,这里面当然也有学生自己的原因,就是把生命看得太轻,一时想不开就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尊重生命还包括享受生命。从某种意义上说,享乐主义是正确的。我上大学时,大学生是不准恋爱的。现在大学生在这方面已经很自由了,不过太自由也有弊病,你可能沉湎在花前月下。我不反对及时行乐,关键是行怎样的乐。

另外,尊重自己的生命,最重要的是要有对自己生命负责,有意义地度过一生。

教育的第一个目标,应该是使学生成为热爱人生的人,同时也是善良的人。生命教育如何开展,还需要好好研究,基本内容应该是引导学生善待自己的生命,由此推己及人,善待一切生命。

智力教育:实现头脑的价值

现在对智育流行一种狭隘的理解,就是把它仅理解为知识的灌输,甚至归结为考试的分数、职业的技能。这样做只是把宝贵的头脑当成了一个容器、一个工具。智育的真正目标应该是让学生的智力得到健康成长,使他们懂得享受智力生活的快乐。

鼓励孩子的好奇心

人的智力品质中,第一重要的品质是好奇心。好奇心是天生的,每个人在智力成长的一定阶段上都会显现。大人对待孩子这样的提问一般是三种态度:一种是置之不理,一种是顶回去,还有一种是自以为聪明地给孩子一个简单的回答。这些做法都很粗暴,其实很多问题都是没有答案的,对待孩子提问的最好办法就是鼓励孩子继续想。

好奇心有两大敌人。一是习惯,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一些事物习以为常,就自以为懂了,其实不过是麻木罢了!二是功利心。很多人问中国为什么出不了世界级的大师。我觉得根本的原因就是我们太实用,这是我们传统文化的一大弱点。

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

智力品质的另一个要素是独立思考的能力。在我看来,一切教育归根到底都是自我教育,一切学习归根到底都是自学。自主学习能力是一笔终生财富,一辈子受用不尽。

灵魂教育:实现灵魂的价值

套用柏拉图对于知、情、意的分类,可以说灵魂是情和意。情感是审美性质的,意志是道德性质的,与此相应,灵魂的教育可以分为美育和德育。美育的目标是造就丰富的灵魂,德育的目标是造就高贵的灵魂。

美育不等于才艺

谈到美育,许多家长好像很重视孩子的艺术教育,给孩子报各种班,学各种技能,但出发点极其功利。艺术是最自由、最没有功利性的精神活动,掺杂进功利的考虑,就不是艺术了。美育也绝不限于学一点吹拉弹唱或者画画的技能,凡是能陶冶性情、丰富心灵的活动都是审美教育。

多独处、多读书

那么,怎样才能使灵魂丰富呢?我提两点一般性的建议。一是要养成过内心生活的习惯。交往是一种能力,但独处是一种更重要的能力。人应该留一点时间给自己,静下来,想一想人生的问题,想一想自己的生活状况,想一想所经历的人和事。不喜欢自己,和自己在一起就难受,这样的人肯定是没内涵的,他到别人那里对别人只是一种打扰。

另一个建议是读书。不能光读专业书,还要读一些罗素所说的“无用的书”。当你读了古希腊以来的哲学人文经典,你会发现这是莫大的享受,如果没有读,你还不知道自己蒙受了多大的损失。

德育根本是灵魂高贵

最后谈德育。我觉得对德育也一直有一种狭隘的理解,把它仅看成一些规范的灌输,如集体主义、爱国主义、诚实守纪之类。

从人性看,道德有两个层次。一个是人的社会性层次,是维护社会秩序的手段。另一个是人的精神性层次,是灵魂的追求。这两个层次都不可缺少,但精神性的层次是更为根本的。我们进行道德教育,应该从根本入手,使人们意识到人的灵魂的高贵,在行为中体现出这种高贵。

什么是灵魂的高贵呢?就是有做人的尊严,有做人的原则,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做亵渎人身上神性的事。一个人为了满足物欲而百无禁忌,不择手段,只能说明他身上的神性已经泯灭,只剩下了兽性,就已经不是人了。

智育限于知识,美育限于技能,德育限于规范,都是舍本求末。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健康、善良的生命;活泼、智慧的头脑;丰富、高贵的灵魂。如果这样,我们的教育就真正成功了。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s://jiazhangxiaoben.com/nw/page/article/seocontent.html?id=1036653
推荐日记
《学做小老师》
《2023年4月29 星期六 天气晴》
《穿越》
《随记》
《期中考试的感想》
《4月30日旅游第二天》
《2023.04.30(156)》
《亲子日记31》
《395 允许一切事发生》
《日记打卡48天,2023年2月28日星期五,天气阴》
《感恩》
《亲子日记第49篇》
《!》
《2023年4月30日(48)》
《考试后的总结》
《假期第二天》
《亲子日记第四十天!》
《没有不焦虑的妈妈》
《写作业这事》
《2023.4.30 第47篇》
《2023年4月30 星期日 442篇》
《女儿认知中的抑郁(第304篇)》
《日记9,五一假期2》
《2023年4月30日 星期日 天气晴》
《随记》
《2023年4月30日《亲子日记第50篇》》
《关于“初三学生谈恋爱”的思考(第956篇)》
《2023年4🈷️30日 第54篇》
《亲子日记(44)》
《亲子日记第47天》
下载家长小本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