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正在悄悄的离我们远去,迎来了五一假期的第一天,也是秋语姐一群第8期沙龙相聚的时间,今天讨论的话题是由欣月妈妈(用直播)主持的:如何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让孩子爱上劳动,体会到劳动的乐趣。
“既然思想存在于劳动之中,人就要靠劳动而生存。”
—————————霍姆林斯基。
今晚上很开心点墨老师(繁华高中)的到来,让我们的屏幕多了份熟悉和笑脸,她的谦虚和文雅值得我们学习,和我还是老乡(桃林)😊 ,真是太好了;大家越谈感觉越近,又是马庄, 石桥子,安丘……有缘我们相聚,世界越来越小,感觉越来越温暖。
哈佛大学一项长达20年的研究表明,爱做家务的孩子和不爱做家务的孩子,成年后就业率为15:1,犯罪率却是1:10,而且,爱做家务的孩子离婚率低,婚姻更幸福。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对全国2万个小学生家庭进行的调查也表明,孩子做家务的家庭比不做家务的家庭,孩子成绩优秀的比例高出了27倍。
发展心理学家Richard Rende认为,“如今家长都想让孩子把时间花在能给他们带来成就的事情上,但讽刺的是,我们放弃了一个的确能引领孩子迈向成功的项目——那就是家务。”
哈佛商学院调查显示,在一所学校中,课桌收拾整齐的孩子,往往成绩优异,乐观开朗;课桌乱成一团的孩子,往往成绩中下,马虎粗心,生活中也丢三落四。慢慢培养孩子书本整理,讲义归类的行为,这不仅是让孩子养成整理好规范的习惯,更是让他建立起“内心的玄关”,设立行为的界限,逐渐让孩子明白,整理东西虽细小琐碎,其中却藏着一个人未来成长的重要品质,能够托起我们奔向更大的舞台。也就是常说的“细节决定成败”!
总的来说,家庭的教育还是最重要的,孩子在什么样的家庭环境里长大,就会成就什么样的孩子。小学低年级我们要学会放手培养孩子的劳动习惯。
导致孩子不爱劳动的原因。
一,家长的原因
1.家长重智轻劳,给孩子传达错误的劳动观。
2.言行不当,挫伤孩子劳动的兴趣。
二,孩子的原因:自身的惰性。
劳动对孩子身心发展的重要影响。
1.劳动能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2.劳动能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
3.劳动能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4.劳动能促进智力发育。
5.劳动能促进身体健康,增强体质。
6.劳动能促进健全人格的形成。
7.劳动能让孩子积累更多经验。
俗话说心灵手巧,而对孩子来说则是手巧心灵,为孩子创造一种环境和条件,对孩子进行劳动教育,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让孩子生成一双勤劳的手,使他终身受益。
就像点墨老师说的,我们要教会孩子可以有不做的资本,但要有会做的能力。
亲子共成长,我们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