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真
2023年4月30日
星期日 天气晴 亲子日记 (136)
早上五点半,在鸟语孩笑声中甜蜜醒来!露宿山林的感觉真美,20多年没在自然环境下露宿了,小时候野外露宿可以是家常便饭,现在露宿山林却成了一种美丽的奢望,尤其是孩子们的第一次,让他们激情澎湃,难以入眠!
清晨的徐徐凉风,微有冷意但清新舒畅,如沐甘霖!似酒后微醉,似雾绕仙境,回归自然之美顿时涌上心间。
孩子们刚醒就兴奋的到处在寻找新鲜有趣之乐!打球的打球,爬山的爬山,捉蚂蚱,斗蛐蛐,上树下沟,但凡能想到接触亲近自然之事,应有尽有,孩子们有属于他们的趣事,家长们似乎很难体会,我们也不便介入!
为找回儿时的美好记忆,我专门跑到营地厨房帮忙烧火做饭!些许干瘪柴堆中还夹杂着几枝新鲜的板粟树枝,火光中时常传出几声噼里啪啦的新枝被烧透的声音,忽忽火苗声,煮鸡蛋水花的咕噜声,多种声音混杂在一起,似乎能从美妙神曲中嗅触到烧熟板粟的香味!美不可言!
早饭后集合,武校长对我们此行要点做了简单规划与注意事项的要求。王老师对我们此行天然景点的历史故意作了简单介绍。通过对历史的了解,与王老师讲解的回顾,我们在79岁年迈聂爷爷的带领下,队伍浩浩荡荡开启求实寻真之路!
目的地三处,
一是摞石,
二是三间屋,
三是谱曲台!
三处天然景点,各有故事,也各俱风景!
山路崎岖,非常难走!
但再难再险,都难不住伙伴们的团结与激情!有些路段,几乎成了直坡,我们手脚并用爬上去,有些地方连路都没有,我们的整个团队,新辟路径,走的人多了,也就自然成了一条羊肠小道!
其中三间屋最难走,而谱曲台却最远!
跟随聂爷爷来到三间屋,他动情的给我们讲述了三间屋的故事!
当时三名八路军战士为了生存,跑到这块非常大的石块下面藏身,并生活在下面,因为下面有大约三间房子的空间长度,且真自然形成了三个单间样式的空间,所以当地百姓给其取名三间屋!那是因为当时百姓为了不在阴雨天把干燥的庄稼杆或牛的草给淋了,所以都放这片三间屋子里!
当时有部分八路军不愿给百姓增加麻烦,三位八路军中有一位受伤,就到聂爷爷的家庭中养伤,另外两个参加了以后的战争,但不幸的是也在战争中光荣牺牲。而那位伤员虽然在聂爷爷谊养伤,后来被判徒出卖也光荣牺牲。
其中有位叫阮若珊的军人,在三间屋往南方向时,有一处当地百姓叫谱曲台的地方。这里地势平坦,一眼望去,能看到连绵起伏的山!于是阮若珊触景生情,就写出来了《沂梦山小调》这首歌曲的原始词曲!
若干年前,阮若珊的女儿根据其经常描述判断,走到这片有着真实老故事的地方,没找到真实的屋,很是遗憾!
但沂蒙山小调诞生地却已被定位到当地地名有石屋二字的“白石屋”!
我们的寻真之旅的行程,今上午11点半虽已经结束,但寻真之望似乎是才刚刚开启!期间哪一位有缘之人为聂爷爷的寻真之旅划上求实的美好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