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小本APP
人工智能亲子生活社区!
下载家长小本APP
好的教育就是正确的时间里做正确的事
马站二小 五年级一班杨博皓妈妈

2023年5月12日星期五三年级一班杨博皓亲子日记第61篇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现在人身上稀奇古怪的病越来越多。强迫症,怒路症,重度手机依赖……最常见的可能还是“社恐”

之前朋友就跟我吐槽过这么一件事:

她闺女班上有一个男娃,成绩还好,在班上甚至年级里一直是数一数二的,老母亲为了和学霸家长交流学习经验,就特意加了对方妈妈的微信。结果有一天这个娃用妈妈的微信发了这么一条语音给她:“让(某某某朋友的女儿)把手工包给送过来。”后来朋友反应过来就忍不住跟我吐槽:“你说这孩子上来就是命令式的口吻,连个称呼都没有,感觉他的学霸滤镜一下就碎了。”

后来我就一直在想,为什么有些孩子在学业上如此拔尖,在社交和情商方面会这么扯后腿呢?

最近我看到心理学的一条视频,倒是给了我一点启发,他说:我们老觉得不要输在起跑线上,但其实学什么东西都有一个关键时期,早了也没用,晚了也没用,你把孩子学习这个能力的时间,又来做另一件事,他这方面的能力就没有了,比如上初中,孩子们很重要的一个任务就是社交,但大人往往会跟孩子说不要乱交朋友,你专心学习就行了,等他上了大学或是毕业后,父母就会发现问题严重了,这些孩子因为情商低,社交能力差,人际交往处处碰壁,最后恶性循环,慢慢把自己变成了社恐。

仔细想想,这话真是挺有道理的。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之前就要像一个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他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蜜,好好的教育就是在正确的时间里做正确的事,揠苗助长或许能在短期内见效,却破坏的是孩子呈现发展的能力。

我们要始终记得这样一句话,树不可长太快,一年生当柴,三年五年生当桌椅,十年百年才有可能做栋梁,每个人的成长都有自己的生命节奏,这个过程或许可以因为外力加速,但却不会有第二次机会。而这种加速可能带来的畸变也是我们谁都无法预料的。

父母耐得住寂寞,经得起比较,扛得住诱惑,才能厚积薄发,养育出一个成熟的孩子来。图像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s://jiazhangxiaoben.com/nw/page/article/seocontent.html?id=1059724
推荐日记
《No.55 2023年5月12日 星期五 晴》
《调整状态!积极面对》
《酵素知识整理》
《5月12号 亲子日记第7篇》
《爱穿裙子的小女孩》
《2023-05-11 周四 晴 母亲节感恩卡(依然篇)》
《Hi我亲爱的孩子》
《亲子日记第527篇》
《小记62》
《赋能》
《亲子日记第十六篇》
《夜市风波》
《幸福家~感恩日记 69篇》
《多余的关心是负担》
《周末随记》
《第33篇》
《我被女儿惊艳到了》
《冰可乐》
《陪伴是最好的成长》
《爱美》
《5月12日星期五》
《家庭教育多给爸爸参与的机会》
《亲子日记(7)》
《2023.5.12 星期五 天气晴 亲子日记第62天》
《2023年5月12日 周五 第62天》
《亲子日记第三十一篇》
《不爱睡午觉的小孩》
《2023年亲子日记第20篇》
《珍惜当下,珍惜所有~2442天》
《知足常乐》
下载家长小本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