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一篇文章,感触颇深。
我们常常会听到这样的抱怨:“孩子怎么现在什么话都不和我说了,每次都是问一句说一句。”
明明小时候对父母无话不说,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渐行渐远渐无言了呢?在成长过程中,是什么导致了孩子不愿再跟家长沟通?我们家长应该深思。
现在很多家长当孩子取得一点成绩,父母哪怕心里为孩子骄傲,也要淡淡提醒一句“不要骄傲”;当孩子遭遇委屈想寻求安慰,得到的却是“多从自身找原因”的训斥。
开口都是道理,讲的都是哲理,却从没关注过孩子内心的情感。你能说他们不爱孩子吗?不是的,他们很多人,哪怕是牺牲和奉献所有,也要给孩子极致的爱。但是这种爱,却带着权威性,家长只关心孩子做的事情是否符合他们的标准,不允许孩子不顺从,不允许孩子不尊重自己。很多孩子在最需要父母理解和支持的时候,得到的是父母一次又一次的冷漠和指责,那么失望就会在他们幼小的心灵扎下根。在一次次的失望积累叠加后,他们不再把父母当成情感的依靠,不想再跟家长沟通。
“父母都在等儿女一句感谢,儿女却在等父母一句抱歉”。
几乎所有的家庭养育模式里,都免不了错误的教育方式。希望从现在开始,每位家长都能重视这个问题,对孩子多宽容一点、多包容一点、多鼓励一点,爱孩子原来的样子,而不是你心里想让他长成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