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推荐儿子参加学校的阅读小达人和书香家庭的活动,下午跟他爸商量了一下,还是帮着把表格填了起来,但是为了让儿子培养儿子的独立性,我告诉他需要填表,但是没告诉他表里的内容孩他爹已经给准备了,只说需要写两段话介绍下自己家的阅读环境,阅读习惯和阅读收获。
一听要写东西,还没到家儿子就开始打退堂鼓,我只得耐心的鼓励他,我也愁着写东西,但是本来以为没机会参加的,老师还给了我们这么一次机会,不努力一下就太可惜了,也辜负了老师的心意。儿子勉为其难的答应自己会把表里的阅读说明和阅读成果,虽然他接受的还不算很情愿,但总算是答应去写了。
晚饭后儿子钻进屋里准备完成他的任务,在看我手机的时候发现了孩他爹给写的内容,出乎我意料的是他并没有埋怨我骗他自己写,而是告诉我爸爸虽然写的好,但是不是他心里想写的,他还是想自己写写试试。我很开心的告诉他,我就知道你不是个只依赖别人的孩子,我相信你能写出一段属于你自己的内容。
看得出儿子很受用,回到他屋里大概花了半小时写了一段有他风格的介绍,我接着夸他,看过那么多书就是不一样,只要你想写,绝对能写出比较有水平的文字材料。孩他爹看了儿子写的,他给简单修改了一下,认可的说虽然还有一些小瑕疵,但儿子自己用心写的确实能体现他的水平,鼓励儿子要多看经典,多练习写作,把他的“功力”发挥出来。儿子点点头,回屋找已被陈放一阵的水浒传又继续看起来。
回想过去,对于鼓励和表扬孩子,其实我们也是走过弯路的,儿子小学以前,我们也经常鼓励,但是说的最多的就是“你真棒”,“你太聪明了”。但是这样做的弊端也随着年龄大了慢慢体现出来,儿子只愿意听“好话”,不接受别人“不好的”建议,遇到挫折就放弃,遇到困难就逃避,下棋也好,打球也罢,最明显的表现就是“输不起”。我们也发现了问题的严重性,看了很多家庭教育方面的书,跟孩他爹沟通和检讨后,我们也开始改变鼓励孩子的方式,我不再夸他做的“真棒”,而是换成肯定他“这个结果都是你努力换来的”;孩他爹陪他下棋也不再让着他,而是换成安慰他“输了没关系,要学会在输棋中总结输的原因”。所幸儿子在我们的引导下总算有了改变,不再惧怕“输”的结果,不再听不见别人的建议。
表扬也是需要技巧的,学会表扬孩子的努力,认真的态度,坚韧的毅力等等,不再是简单的“你真惨”,才能真正让孩子“胜不骄,败不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