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15日 星期一 晴
2022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规定,每年5月15日,国际家庭日所在周为全国家庭教育宣传周。全国妇联、教育部联合发出通知,部署开展全国家庭教育宣传周活动。
我从2022年的1月22日听了武际金校长的直播课才了解到写亲子日记的重要性,也是从2022年1月22日开始写日记到现在,不知不觉走过了一年快半的时间,家庭教育我是从写亲子日记开始的,每天记录生活的点点滴滴,我从儿子上幼儿园小班开始写,一直写到了中班,在输写亲子日记的过程中,有过瓶颈期,也有过懒惰期,最后唯有坚持才能收获满满。从线上直播认识武校,到线下赠书见到武校,再考取家庭教育指导师,再线下试讲,进入家校合育联盟讲师团,再加入家校合育联盟编辑部,这一切的收获都是从写亲子日记开始的。感恩遇见大爱的武校,感恩遇见漂亮又智慧的孙老师,感恩在学习中遇到的所有优秀的老师们。
5月15日全国家庭教育宣传周的这天,我定为新起航。
每隔段时间我都会做一下过往的回忆总结,总结一下自己在跟孩子相处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通过一年多的学习,我成长了,生活处处是课程,我体会到了;坚持就会有收获,我也亲身受益了;相信相信的力量,我依然坚持。
通过建十家链心群,更加让我成长,让我一个人学,变成了一群人一起学,助力生命成长,让爱传出去,听别人故事的同时,不断在悟自己的人生,感恩遇见每一位优秀的家人们,只有互相信任敞开心扉畅所欲言才可做到悦纳自我,快乐生活。
就像金琰老师每天早上在群里分享胖哥的故事,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没有人会替代任何人,也没有人会改变任何人,我们会被周围的人或环境影响,好的就会越来越好,坏的就会越来越坏,好代表金点点,坏代表灰点点,如果你被金点点影响了,那你就会越来越好,正能量满满,如果你被灰点点影响了,那你就会消极,负能量满满。我相信很多人都喜欢被鼓励被夸赞,正能量满满,充满阳光,充满活力。我们只有多结交正能量满满的人,多去充满活力充满阳光的环境里才能更好地滋养自己,让自己更加的积极,更加的阳光。
十家链心就是这样一个充满欢乐和希望的一个地方,正能量满满的地方,让每个人都能收获满满,从自己做负责人开始,从能张开嘴巴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从满脸愁容到满脸笑容,从焦虑到开悟,转愁为喜的一个过程,就是成长的过程,就是蜕变的过程。
很多人会不理解,总是认为自己没有啥问题可分享,一切都很好啊,但当你真正的随口抛出一个话题,最后你会发现原来自己以前是这样的,就会发现问题都出在自己身上,最后会通过不断学习进行自我蜕变。
孩子就像是自己的一面镜子,折射出来的就是我的问题,我也反思反省自己,孩子展现出来的所有问题,都是我的问题,如果没有学家庭教育,我不会自我反省,我只会一意孤行。如果没有学习家庭教育,我不会及时发现问题,找到解决问题得答案,只会不断外求,不会更好的自救。亲子共成长,从自我改变开始。
记录生活的点点滴滴……
“原来当妈妈这么不容易”,这句话是儿子说的,故事是这样开始的,周末儿子把玩具从收纳袋里全部投在了地上,好像在找什么东西,我也没有上前多过问,找完了东西玩具就全部摊在了地上,儿子没有把玩具重新装回收纳袋里,好像儿子忘了家规第17条:从哪拿的东西,放回哪去,玩具就这样摊在地上过了个周末,周一下午放学,儿子在小区里玩了好久,天渐渐黑了才回家,回到家我又看到摊在地上一堆的玩具,我对儿子说:“阳,你的玩具啥时候收起来,太乱了。”儿子说:“哎呀,我有点累,我都出汗了,我一会再收。”我马上就严肃了起来说:“你是不是忘了家规怎么做的了,从哪拿的东西,放回哪去,你把地上弄的这么乱,快点收到袋子里。”儿子说:“可是我有点累啊,一会再收不行吗?”我说:“今晚上必须收拾干净,你最好现在就收拾。”儿子一边不情愿的说:“这么多,啥时候收拾完。”我说:“那我不管,这是你自己的事,自己弄的,就要自己收拾。我有点累,休息一会,希望你快点收拾完。”儿子说:“妈,那你先休息,等我收拾完,你出来检查一下。”我说:“好的。”大概过了五分钟,我就听到儿子在一边收拾一边跟我说话:“妈,你真是太辛苦了,原来当妈妈这么不容易,你生我的时候肯定也很辛苦吧。”我说:“嗯,是啊,所以你要多分担点,你把玩具摊了一地,你不收拾,那只有妈妈收拾,妈妈收拾也很辛苦啊,所以从哪拿的东西,就要放回哪里,这样就会避免你现在这么辛苦的收拾了。”儿子说:“嗯嗯。”过了大概半个小时,我从南屋卧室出来,儿子拉着我去北屋对我说:“妈,你检查一下,收拾的干净吗?”我说:“嗯,干净,继续加油,以后玩具尽量不要拿到卧室玩,好吧。”儿子说:“好。”我说:“阳台上的玩具还没收拾。”儿子说:“我还要玩呢。”我说:“玩完收拾干净。”儿子说:“好的,妈妈辛苦了。”
回忆跟儿子在一起的点点滴滴,就像过电影一样。有过感动,有过无奈,有过喜悦,我的情绪会影响儿子的情绪,我高兴儿子就喜悦,我生气儿子就难过。母子连心一点都没错。
大人的情绪往往很容易强加到孩子身上,我们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能把孩子当做“出气筒”。要把孩子当朋友一样,多给予尊重,多交流沟通,同理心孩子,跟孩子一起玩一起闹,让孩子感觉到爱和被爱包围。只有幸福的童年才能润养孩子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