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高质量的陪伴对于孩子的成长有着深远的意义。优秀的孩子往往是父母“陪”出来的。今天咱们聊一聊陪伴孩子的一些正确方式吧~
首先必须是父母要重视孩子的教育,从小就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
父母要及时表扬或督促孩子,让孩子发扬自己的长处,弥补自己的短处。
父母要给孩子做一个好的榜样,要经常和孩子一起交流学习,共同成长。
经常有人感叹说:你看谁谁谁也不上班就在家里照顾孩子,接送孩子上学,她的孩子学习怎么怎么好,又问人家是怎么教育的。其实,这在她自己的眼里这就是对孩子最好得教育,有时候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竞赛,更是教育投入的一种比拼。其投入的主角就是父母,比拼的场所呢就在于家庭。
有时候父母错误的陪伴方式,就有可能毁掉孩子的努力与潜力。
1、 父母在陪伴孩子的时候切记敷衍。
陪伴,不只是陪着这么简单,如果我们一边陪孩子一边做自己的事情,这就等于没有陪伴。孩子需要的陪伴是“被看到”,而不是“被陪着”。
2、 父母在陪伴孩子的时候一定要保持耐心,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家长的心愿,但有时候有些家长恨铁不成钢,动不动就发脾气,对孩子又打又骂。只看到孩子的差,看不到孩子的好,没有耐心的陪伴,会成为孩子成长中的“毒药”。
3、回应太少,和孩子距离太远
有些家长在陪伴孩子的时候很敷衍,不管孩子跟她说什么,做什么,她都会说一句“好”“知道了”就应付过去。其实,父母参与度过低的陪伴,会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4、说教太多,会让孩子厌烦
说教并非是一种教育,只是父母的一种发泄,一场不负责任的指责,父母总是说教,就会和孩子成了对立面。当我们拿出父母的架子颐指气使的时候,孩子就会用叛逆的情绪来保护自己。
5、期待不要太高,别给孩子施加太大的压力
孩子并非是机器,不是我们付出了爱和关心,就一定会得到回报的。在教育孩子上我们不应该抱有太强的功利心。
陪伴是个很复杂的概念,我们陪在孩子身边,更重要的是要去了解孩子在想什么,她需要什么又害怕什么。
只有深入的参与到孩子的成长中,我们的陪伴才是有效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