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妈妈都抱怨自家的孩子,做事情总是拖拖
拉拉,做什么事情都需要妈妈在旁边催促,孩子
自己本身一点也不着急。但是,很多妈妈都没有
意识到,正是因为妈妈总在旁边唠叨他,把孩子
的责任揽到了自己身上
“家长不管,我就不做!”让孩子形成依赖心理,才导致孩子无法养成自律性。
李玫瑾教授曾说:
“孩子的自律性差,一定是因为父母做得太多了。
因为他完全是被推着走的,总是推着他,反而不
利于自律性培养。
真的爱孩子,就要忍住不插手。
因为一 个独立的孩子才有责任感,懂得为自己
所以家长与其逼迫孩子自律,让孩子产生对抗
逆反的心理,不如父母在孩子小的时候做好这三
件事,打好基础,未来她才会为了自己的成长而
“自律”一是家长自律才能培养出一个自律的孩子。
家长是孩子的首任老师,家长的行为举止也是会
慢慢地影响着孩子。所以当孩子身边有一对自律
的父母,在父母的熏陶下,孩子也会觉得自律是
一件很平常的事情,孩子也会慢慢地向自律靠拢
了。
二是家长要懂得制定规则。
在社会上是有很多规则的,如果成年人不自律,
可能会法律的惩罚。同时,想要孩子变得自律,
家长也是需要给孩子制定一系列的规则的。
孩子取得成就,家长应该适当地奖励孩子,给孩
子更多的鼓励。当孩子做错事情了,家长也适应
批评孩子,给孩子适当的惩罚,这就是规则。
三是让孩子学会如何变得自律。
家长要教会孩子如何制定时间表,将每一天或者
每一时间规划利用好,让孩子有时间观念,培
养一定的自觉能动性,这样孩子才会知道什么时
问应该做什么事。
孩子不自律是本能,父母让他自律是本事。
帮助孩子自律根植于内心,这才是父母真正为孩
子计深远的大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