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开放日”,儿子四年级除一年级我没有参加外,其余三年我每年都去一次,每次的感受是不同的,二年级时的孩子们都是稚嫩的,声音洪亮,上课走神的,上厕所的比较多,三年级的时候去的正好是美术课,孩子们都是比较随意,课堂也是比较随意的,四年级了,孩子略显成熟的脸上,写满认真,明显的课堂纪律好多了。当然,这四年儿子的变化也是看得见的,作为妈妈深感自豪,儿子的懂事、勤快和努力,虽然有缺点和不足,一路的成长也是与妈妈的陪伴和努力分不开。
早上我和儿子一起去学校,路上儿子帮我拿着马扎,还跟我说妈妈要踩着线走,进入校门后,儿子说:“妈妈跟着我走,踩着绿线走……”我看见同学们很自觉地整整齐齐地踩着绿线走,走到教学楼前面,大家也是分头进入自己的楼,这个秩序是我之前没有感受到的,进入教学楼后,同学们上楼梯也是踩着线各人走各人的,没有一个说话的,我跟着儿子来到教室门口,儿子说:“妈妈,我去厕所,你去吗?”我没有去就在门口等着他,进入教室之后儿子一脸的自豪感,我跟英语老师打了招呼,随后进门的同学也迅速进入状态,大家背诵单词,我看见儿子一遍背诵,一边用手指在旁边写着,这也是一种好的学习习惯,随后同学们又领读了课文和单词,整体的学习氛围值得不错。
第一堂课是语文课,老师昨天布置预习课文《挑山工》,字词来说,孩子们预习的并不理想,我看见儿子在这方面并没有做好,几个词语的意思他都没有举手回答,这说明他在预习时忽视了这一方面。随后老师讲解课文内容,首先是课文分了三个部分,我觉得孩子们都没有真正理解课文,仅仅只是表面的预习,举手的仅仅是那几个预习好的同学,我总结一下三部分是:提出疑问–解答疑问–感受,事情发展的顺序无外乎起因–发展–结果,这么简单的概括后,一分解就很容易理解进去了,在第二部分中作者三次遇到挑山工,每次在哪里遇见,这些都是课文内容的简单理解,最后作者的感受,画了一副画来纪念挑山工。看的出来儿子预习的并不好,没有把预习的几大要素弄明白,仅仅只是表面的读了一遍,标注一下自然段,没有真正体会课文的内容和思想感情,这方面需要多下功夫了。同时我也意识到了预习的重要性,没有预习好的同学,跟不上老师的步伐,往往老师讲完这个词语,讲解下一个词语他还没有记完上一个,课文内容理解上也是,老师这个问题讲完了进入下一个了,他还沉浸在这个问题里,这足以说明他跟不上老师的进度,越是这样就越不自信,长此以往那积累的问题越来越多,时间长了失去学习的兴趣了。同时我也发现儿子的概括能力有点欠缺,有些东西要学会记在脑子里,不要老想着记在课本上,写下来并不一定就能记住,来不及写下来就快速的记在脑子里,分析老师为什么可以这样讲,老师讲课的思路在哪里,这些问题有点深奥,但是跟上老师的节奏就是顺着老师的思路,理清楚作者的写作思路,儿子在这些方面确实需要提高。
第二节数学课,一上来的提问和解答,明显儿子就自信很多,可能是自己预习好了,紧跟老师的步伐,做小数混合运算的应用题,解答和思路非常清晰,几次回答和做题都是正确的,回答问题也明显自信了。数学课上,有几个同学很积极,声音很洪亮,越自信越骄傲,在气势上就压到别人,这样的孩子无论在哪里都是优秀的。放学回家的路上我也跟儿子谈了一下这个问题,我说说话声音大一点,给自己自信同时也是在气势上给自己鼓劲,儿子也深有同感。
今天走在校园里,真的好怀念学生时代,好怀念校园生活,看到孩子们的模样真的好羡慕你们,羡慕你们拥有花一样的年纪,花一样的校园,你们是幸福的,孩子们珍惜现在的时光吧,这些都是未来你求知不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