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孩子们身心健康的话题。与大家分享!
经调查显示,这几年来,大约五个孩子当中就有一个有抑郁倾向。看到这组数据,相信很多家长们心中是五味杂陈,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时常会听到这个孩子玻璃心,那个孩子有抑郁情绪。我们都很疑惑,为什么过去的孩子。家长又打又骂,各种管的严,孩子们身心健康,还孝顺。现在的孩子,家长好吃好喝,各种惯着,稍微打骂一下,就会出现各种心理问题,现在的孩子到底怎么了?怎么那么脆弱?
其实,现在的孩子不是脆弱,而是他们面临的东西比过去更加复杂了。有位老人曾经感叹,过去我五个孩子都拉扯大了,怎么现在的年轻人带一个孩子都这么累?的确,我们那时候,父母无暇顾及,自己在跌跌撞撞中成长的还不错,即使被父母打骂一顿,在外面哭一会儿,玩一会儿,走一走,回家,又是活蹦乱跳的。过去的孩子,虽然挨打挨骂,但他们有很多的情绪出口。他们的玩伴很多,邻居家的小孩儿吆喝一声,马上三五成群,玩的方式也丰富,跳房子、跳高、跳皮筋、爬树、摸虾。虽然没有高档的玩具,但是内心无忧无虑,他们的生活除了学习,还有洗衣服、做饭,照顾弟弟妹妹。在外面疯跑,疯玩,以此呢,来释放学习上的压力,生活中的委屈。
但是现在的孩子,没有这样的时间和空间去消化生活中和家庭中所给他们带来的伤害。他们虽然也有属于这个时代的童年快乐记忆,却没有曾经那种广阔的大环境去释放压力,自由自在的与同伴一起玩耍的经历。对于现在很多孩子来说,父母就是孩子相处最多的人,除了家庭之外,有的孩子几乎没有其他外界的心理支持,也就是说,当他和父母的关系坏了,孩子内心所有的心理支撑,也可能随之崩塌。
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现如今,父母们对孩子的教育更加的用心。因为用心,所以也更加的辛苦,这是时代的进步,也是养育者面临的巨大的挑战。很多家庭呢,是一对父母加两个老人,甚至是四个老人。几个大人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单个孩子的养育之中,有人可能会说,孩子得到的爱变多了,难道不好吗?问题是,爱多了,关注多了,控制、干预、包办,也就成倍的增加。我们一边过度关注孩子,一边又在挑剔他们身上的毛病。越来越多的父母对孩子学习上的要求更高更细致了。孩子们从早上七点半进入学校开始学习。一直学到下午五点半,晚上写作业又要写到十几点,周六周日又被各种各样的课外班占用,继续埋头学习。这样,每天学习被排的满满当当的,不是在学校上课,就是在家里小课桌前的方寸之地刷题,几乎没有放松的时间,平心而论,真的很辛苦。他们被学习裹挟的密不透风,丝毫没有自己喘息之地,因此很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有这么一个例子,四川攀枝花一个小男孩儿打110。只为求得几句安慰,他哭泣着倾诉,妈妈只要一看到他不在学习就打他,哪怕他作业全部完成了,妈妈还要逼着他看书,无时无刻不在逼着他学习。他苦闷、委屈、压抑,终于情绪崩溃。他只好找110求助,说:“我想永远离开我妈妈……所以说现在的孩子身上背负的期待太重了,虽然以前的父母也会给孩子压力,毕竟读书能出人头地嘛,他们人会对孩子说:“只要你想读,我们哪怕砸锅卖铁也要供你。”读大学虽然值得向往,父母也并不把这些当成是唯一的出路。孩子没有考上就出去做别的事儿。遗憾但不绝望。
100年前,鲁迅先生在《狂人日记》大喊救救孩子,然后写出《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100年后的今天,社会在巨变,孩子在改变我们。又该如何做父母?
其实道理很简单,易经里面说万事万物包括人都是阴阳结合体,一个人怎么样才能健康?阴阳平衡才健康。把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看成阴阳两面的话,你会发现过去的孩子,他基本上是阴阳平衡的。他们不是天天在那里学习,他们会有大量的时间做家务,在劳动,在运动,而这些体力劳动就相当于占据了他们阳的一面,剩下的时间,他们去学习,看书、写字,这是占据他们阴的一面,从时间分配和劳动强度来说差不多,所以,这个人差不多就阴阳平衡了,而现在的孩子呢,体力劳动太少,户外活动也少。动不动体育课还被占用,基本上全部的时间都在源源不断的进行着脑力活动。我们做多了体力劳动都知道,比如说去参加长跑,跑着跑着发现腿酸,里面产生了大量的代谢产物,这些代谢产物会提醒你运动超标了,你需要休息。同样的,持续的进行脑力劳动,大脑里面也会分泌好多代谢产物,产生一些毒素,这些毒素堆积多了,人呢,就开始容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所以为了孩子们呢,身心健康,家长们,应该让孩子多劳动,多运动,这样子孩子才能够真正的身心健康,现在的孩子学习压力比较大。家长们更不能一味的打骂教育,而是应该采用健康积极的教育方法。
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帮助孩子寻找生活中的乐趣和学习方法。父母们,也可以学习一些心理教育和技巧,不仅是对孩子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千万不要让物质丰富了,孩子的快乐稀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