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周末的下午,老大老二的兴趣班可谓是无缝衔接,接了这个送那个,姐弟俩见不着面儿的那种。偶尔只有一个孩子在身边,倒是耳根清净,还觉得挺冷清的呢。
以前,姐弟俩动不动就吵架闹矛盾了找我评理,我心里乱糟糟的总是特别烦,这个“裁判”不好当,因为不管站在哪一边不管说什么他们总会觉得我在偏袒对方,现场摆事实讲道理显得那么苍白无力,有时一气之下干脆不分青红皂白各打五十大板,再拉孩他爸当垫背的,最后大家不欢而散,心情糟糕…
现在,这个一直以来困扰着我的问题仍然存在,但因为心态变了,所有的事儿也就都不算事儿了。想来也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情,谈不上什么大是大非原则性的问题,小矛盾既容易产生又容易解决,大人过多的干涉反而会激化矛盾,毕竟手心手背都是肉,谁还不是个孩子呀!所以,在可控范围之内,保持冷静,不偏袒任何一方,静观其变,让孩子们自己解决,等“战争”结束冷静下来后再复盘、梳理,这样孩子才能听得进去,最后还得让孩子明白,家人之间也要讲道理,谁做错了事,都要学会道歉和承担责任。
有一次,我们准备去逛超市,出发前姐弟俩在家里又杠上了,互不相让,这种场景已是稀松平常了,我淡定地说:“这样,你们先吵着,我到楼下等你们,什么时候吵够了下楼找我,咱们再一起逛超市。”结果,姐弟俩大眼瞪小眼,面面相觑,没有观众的架打得也没啥意思,立马握手言和,追随我下楼了。在路上,我们从头到尾的理性分析了问题症结,姐弟俩心平气和的给彼此道了歉,又开开心心的一起玩耍。就这样,用最短的时间结束战斗回归常态,心中不禁一阵儿窃喜…当然,并不一定适合所有人,但这一招儿对于我们家还是挺受用的。
任何时候,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转变方式方法,很多问题也会迎刃而解。小满之日,愿我们的人生,小得盈满,知足常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