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小本APP
人工智能亲子生活社区!
下载家长小本APP
亲子日记第80天 27/5 星期六
睿辰妈妈

今天学习“垃圾桶”理论,改善亲子关系。

心理学家比昂曾说过:“孩子需要从父母那里获得容器般的安全感——无论自己的冲动和破坏性有多严重,父母依然能够完整无损地站在那里。”

言外之意就是:父母要做好孩子的“垃圾桶”,要接得住孩子的情绪垃圾,要给足孩子所需要的信任感和安全感。

看过一个故事。小女孩翠西出生在一个充满暴力的黑人家庭。6岁那年,她被一对40岁的白人夫妇收养。7岁时,有一天家里来了很多客人,大家围着桌子开心地吃饭聊天,不时地发出“哈哈……哈”的大笑声。刚刚拔完牙,只能吃面条的小女孩突然情绪失控。她“砰”地一声把碗摔在地上,一手捂着脸痛哭,一手指着养父母大骂脏话。旁人都觉得小女孩是在无理取闹,且很不懂事。但她的养父母却始终耐心安静地看着小女孩,并从她的谩骂声中了解到:原来,小女孩愤怒的缘由是因为她刚拔了牙,正在承受身体的疼痛,大家却在谈笑风生。她觉得大家不仅无视她的痛苦,还在嘲笑她拔完牙后的滑稽模样。

更重要的是,这种不好的感受更是勾起了她过往“一个人惨遭虐待,却无人问津”的痛苦回忆。得知小女孩情绪失控的真正原因后,她的养父母没有强行纠正她的错觉,而是坚定且温和地看着小女孩,一遍遍真诚地澄清:我们并没有嘲笑你,我们都很爱你。”

直到小女孩持续发泄了快40分钟,渐渐平静下来的时候,她的养父母才轻轻地走到小女孩的身边,温柔地把手伸向她。

小女孩本能地扭过身去,回避养父母的目光。她的养父母没有强制上前,也没有转身离开,依然耐心地等待着。

又僵持了十几分钟后,小女孩终于慢慢地转过身,用自己的手轻轻拍了拍养母的手,笑了。

第二天,小女孩在餐桌的留言本上,写了这么一行字:“爸爸妈妈,我爱你们。”

说实话,我真的特别佩服小女孩的养父母。他们没有把小女孩当成一个充满恶意的“小魔王”,而是把小女孩当成了一个不知所措的可怜孩子。他们用自己强大的包容力、理解力、共情力和爱,接住了小女孩的情绪垃圾,并努力融化了小女孩心里的委屈、不安和愤怒。

武志红老师也曾说过:“将孩子有毒的黑色能量,经由养育者的心力转化为无毒的白色能量,再返还给孩子。这个过程就是‘去毒化’”。

父母接得住孩子心里的“垃圾”,才能捧得住孩子的心。说到底,父母的接纳度和包容度,才是孩子能否对父母放下攻击、敞开心扉的关键。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s://jiazhangxiaoben.com/nw/page/article/seocontent.html?id=1088429
推荐日记
《为自己打伞》
《亲子日记91》
《陪伴的时光,日记第十四天》
《亲子日记75》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76〉》
《亲子日记74》
《74》
《亲子日记第506篇活到老学到老》
《2023.5.27(77)》
《我学会了炒西红柿鸡蛋》
《平常的一天》
《76.亲子日记第76篇》
《第419篇,2023年周五,四月初八。》
《亲子日记66》
《如何转换情绪》
《记录美好的时光》
《随笔》
《随笔之80:樱桃遐思》
《2023年5月27日第74篇》
《小记》
《(80)5月27号星期六》
《亲子日记第61天一年级九班张淼淼》
《第三篇》
《架子鼓表演(73)》
《“亲子日记”0102》
《525心理健康日》
《34篇》
《2023.05.28日亲子日记第68篇》
《2023.5.27 第29篇 弟子规读后感》
《坚持做简单的事》
下载家长小本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