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 星期日 天气:小雨
今天是星期日,早晨一起来 ,外面淅沥沥哗啦啦的下着小雨,一大早,我说:“快起床 小懒虫 今天我教你包粽子 ”,包粽子前你知道它的来历吗 ?孩子说:“我当然知道了 ,端午节粽子的由来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楚国大夫屈原投江自杀的故事。为了不让江里的鱼虾鳖蟹吃掉屈原的尸体,人们便往江里投好吃的食物。后来,为了纪念屈原,每逢端午节那天,人们就把食物投到江里祭祀屈原。最早的粽子是用竹筒装米做成的“筒粽”,后来因为传说中蛟龙怕艾叶和苇叶,人们开始用这些植物叶子包裹粽子。粽子的名称也因地域不同而有所差异,北方称为“角黍”,南方则称为“粽子”或“肉粽”。
那你会包粽子吗 ,我说。孩子说:“不会”我说:“那我来教你 ”。第一步,先将糯米倒入碗中,加入水清洗一下,然后在加水浸泡四个小时,将粽子叶的顶端减掉。第二部,准备好所有的食材,三角粽的包法,将两片粽子叶重叠一半,下面的粽子叶向上折起一些,让他在手中形成锥形。第三步然后把糯米等材料,放入这个锥形之中, 不要太满,再把正面的粽子叶,往里微微折叠,左边粽子叶往右边折叠,右边粽子叶往左边折叠 。第四步,再把残留在正前方的粽子叶往下按,最后用小细绳捆绑起来即可。孩子看着我做的这么简单,他也跃跃欲试了,拿起粽叶,他就犯难了,漏斗做不好,糯米放不进去,这边装着,那边就漏出来了,看来真是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呀!最后还是在我的帮助下勉强做好了三个。我和孩子 把做好的粽子下锅煮熟,我们迫不及待地吃起来,自己做的粽子真是好吃极了。
孩子说:“我一定要赶紧练习,争取明年的端午能够自己包出漂亮的粽子。粽子包完了 ,我和孩子一起把粽子放入锅里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