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小本APP
人工智能亲子生活社区!
下载家长小本APP
随笔之81:发展心理学那些事(1)
焦玉华

2023-05-29 星期一 阴

原来是这样

图像

图像


《猫和老鼠》是我百看不厌的动画片,每每观看捧腹不已。其中一个桥段常令我不解:可怜的小鸭子错把汤姆猫当成妈妈,自己送上门来,汤姆猫想把他做成美食,小鸭子却毫不知情一个劲儿地说:“谢谢妈妈。”看此剧情,给人一种“小鸭子是个傻瓜的感觉”,昨晚听了武校长的讲座,方知这其中映射了一个非常著名的心理学现象-印刻效应。

印刻效应是指个体出生后不久,会因为最初遇到的刺激或对象表现出一些固定的行为模式。最早提出印刻效应的是奥地利心理学家康德拉·洛伦茨,他曾经做过一个经典的印刻实验:

他用孵化器孵化了一群小鸭子,因为小鸭子出生后第一眼见到的是洛伦茨,就把洛伦茨当成了自己的母亲。于是人们就看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无论洛伦茨走到哪里,他的身后都会跟着一群小鸭子。即使鸭妈妈来了,小鸭子也不予理睬;当受到惊吓时,小鸭子就会跑向洛伦茨。显然,小鸭子把自己在出生后遇到的第一个对象洛伦茨当成了母亲,会对其产生偏好和追随反应,这种“依恋”现象又被称为“母亲印刻”。

印刻是动物的一种本能。洛伦茨将“印刻”最容易出现的这段时间称为关键期。在关键期内,无论是人还是动物,都会对自己在环境中接触到的第一个对象产生“母亲印刻”。现在,通过学习头终于豁然开朗,一下子就明白了《猫和老鼠》中小鸭子为什么心甘情愿将自己送到汤姆猫嘴上是怎么回事儿了。

抓住并利用好印刻效应的关键期,有助于形成最初的依恋关系。在孩子出生后,父母无论多忙都要尽最大限度地陪伴孩子,一定要注意为他营造一个温馨的环境,要经常抚摸他、拥抱他,温柔地对他说话,这样才能给孩子留下深刻的感知,让印刻效应充分发挥作用,亲子关系也会更加密切。然而现实生活中,有的父母借口工作忙或者为了推卸责任,将养育孩子的事情一股脑地推给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或者育儿嫂、保姆,结果,孩子和父母没有建立起依恋关系,有的对父母很冷谈不理不睬形同陌生人,有的长大后和父母关系僵化,倒是和看护他陪伴他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保姆育儿嫂形影不离,依赖亲近。为此,孩子的父母伤心不已,以为看护孩子的人说了他们什么坏话,殊不知正是自己的原因将孩子越推越远。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s://jiazhangxiaoben.com/nw/page/article/seocontent.html?id=1091135
推荐日记
《快乐六一》
《5.29》
《教育日记887 最后的忙碌 2023年5月28日》
《【亲子日记第20篇】2023.5.29》
《2023.5.27亲子日记第1435篇》
《早起运动,分享有意义的生活(22)》
《2023年5月27日 星期六 晴(亲子日记65)》
《读一本好书,分享一本书~5月7日~亲子日记第463篇》
《四百八十八篇吾家有女初长成》
《亲子日记78》
《超有爱的家长群》
《想在学校食堂吃饭》
《2023.5.29(79)》
《亲子日记》
《学习之旅》
《随笔之81:发展心理学那些事(1)》
《日记510篇 成长的足迹》
《 随记 414》
《2023.5.28亲子日记第1436篇》
《第70篇》
《学习感悟》
《亲子微时光37》
《心得》
《2023.5.29》
《2023.5.29阴周一日记51》
《2023/5/28 六一儿童节》
《2023.5.29 周一 阴天 亲子日记第79天》
《5.29 周一 多云 咳咳》
《孩子准备六一儿童节的节目》
《82. 所遇皆温暖!》
下载家长小本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