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小本APP
人工智能亲子生活社区!
下载家长小本APP
走访
秦艳

2023年5月28日,阴,星期一,亲子日记第78天

今天下午去走访两个孩子的画面一直浮现在脑海里,一个父母双亡,成了孤儿,好心的姨妈收养着,他的姨妈说因为父母的相继离世,孩子一夜之间就长大了许多,懂事的让人心疼。姨妈心疼地对孩子说:“你姨夫都60多了还有妈叫,你这么小就没了妈妈”实在是让人难过,是生活教会了我们成长;另一个家庭孩子妈妈是聋哑人 ,还是尿毒症患者,一周三次透析,生活实苦,可是为了孩子放学能看到妈,一家人坚强地和命运抗争着。

也许平安健康真地最宝贵,一家人和睦健康地生活就是最幸福的,祝福两个孩子迈过生活的大坑。晚上回家和儿子说起两个小弟弟的情况,儿子说他也要去看看,去送点好吃的,一定找个时间去看一下。

学习内容:

一个家庭不需要一个过度牺牲自己而去付出的妈妈。尹建莉老师说:

“个人有了付出感,他就会想要得到他人的关注、赞美、感恩,特别是希望他人表现出愧疚感,他会形成情绪主导的思维模式:

‘我辛苦所以我正确’,当遇到自己为之付出的对象表达分歧时,很难用理性、包容的态度去应对,缺少了换位思考的同理心。

耐人寻味的是,由‘付出感’附带而来的种种心理需求,当事人很难直接表达,甚至自己都未必意识到,于是习惯以抱怨、指责、发火等等具有杀伤力的方式释放出来。

而接受到这种信号的一方则会产生‘委屈感’,觉得自己再怎样努力、再怎样迁就对方,还是换不来对方的满意。

在一个有付出感和委屈感的关系中,矛盾和争吵的频繁爆发是必然的,很多时候无关乎对错,只关乎情绪。”一个太过于辛苦的妈妈,她的情绪没办法发泄,可能会把自己的辛苦和不快乐蔓延到孩子身上。美国《家庭心理学杂志》最近发表了一个新的研究,研究发现:母亲的生理压力和孩子的生理压力之间,有着重要联系。即便母亲感觉已经向孩子隐瞒了自己的压力和负面情绪,孩子仍然可以感觉到。似乎在母亲和孩子之间,就是存在着这样一种特殊的情绪纽带。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s://jiazhangxiaoben.com/nw/page/article/seocontent.html?id=1092405
推荐日记
《一位二胎宝妈的陈述》
《2023.5.29 周一 天气:多云转晴 自在的一晚》
《为爱成长》
《亲子日记第70篇》
《2023.5.28 星期日 小雨 (73)》
《画画进步了》
《2023年5月29日 星期一 小雨》
《亲子日记(第733篇)》
《俩儿子的日常》
《418篇 做个情绪稳定的人》
《2023.5.22 星期一 晴 (67)》
《2023.5.29 星期一 天气:阴》
《2023年5月29日》
《亲子日记80篇》
《亲子日记》
《试验第一天》
《5月29日》
《2023/5/29包馄饨(60)》
《104篇亲子日记 周一 小雨 》
《复习》
《亲子日记》
《周一(52)》
《爱你还是怕你》
《睡过头了》
《2023年5.29日星期一亲子日记第68篇》
《做一个好爸爸11》
《5月29》
《随手记》
《视力健康,值得重视》
《手工》
下载家长小本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