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学勇气一漫步教师心灵》第七章,帕尔默提出了变革运用的四阶段来进行教育改革,分别是:第一阶段:不可分离的生活;第二阶段:志同道合的共同体;第三阶段:走向公众;第四阶段:精神奖励;并希望由此不断推动教育的发展。
在这三个阶段中,帕尔默提出了以下重要观点:一是自身处在的体制内部,克服体制内的阻碍,仍然保持对自身的认同与完整,勇于寻求教学的勇气。二是在决定过“不分离的生活”后,仅仅只有自己过“不分离的生活”是不足够的,还要找到一群志同道合的道友促成共同体,以增强个人脆弱的信念。三是共同体不仅能够相互肯定,同时还能提供物质和精神空间,及训练的场所,让变革运动的宗旨得以发扬和延续。四是走向公众变革运动中的共同体必然经历走向公众的阶段,接受公众的检验与对话,在理解与说服中树立共同体的权威,经历走向公众的阶段共同体才能再一次得到完整。五是选择过不再分离的生活的勇气,直面可能由此受到严惩的勇气,都来自这么一个简单的信念:任何人对你的惩罚无论多么严厉,都比不上你因卑躬屈节的妥协而给自己的惩罚。
一、坚守信念 走向自我完善
帕尔默说,如果想要过上不再分离的生活,我们就要坚持这种内在的信念与勇气,让心灵的力量迸发,驱走那些阻碍我们达成自我认同与自我完善的障碍。
“教师为着心灵的自由选择他们的职业,但是教学要求常常使得很多教师心灵失落”。突然间想起自己第一次满怀期待步入课堂的情景,斗志昂扬的我将全部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和孩子们身上,每天虽然很累但却觉得倍感充实。然而现实并不全是美好,很多外部的要求时不时地消磨着我的激情与斗志,幸运的是,我的内心却依然执着地坚持着。
二、不忘初心,心怀希望走向公众
帕尔默说,改革中要最大限度的缩小阴影和最大限度的扩大光明,唯一的方法是使运动面向公众的批评一一走向公众,以严肃认真的态度接受公众的批评。使参与者的自身认同和完整都在公共舞台上活跃的多元价值与愿景中接受考验,这样,改革运动和我们自身的完整性就会一起成长。
集体的力量是伟大的,当一些志同道合的人为了探究伟大事物的真理而聚集在一起时,便形成了求真共同体。我们的啃读共体体下正是这样一个志同道合的共同体吗?我们在这里相互切磋、彼此交流、共生共长!我们热爱教育、追求自我认同和自我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