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个周五,又是一个总结的时间点。今天下午突然发现被孩子打卡用过的手机上居然下载了什么迷你游戏之类的好几个小东西,联想到这几天熬夜晚起的情形,决定做个了断。
饭后,我故意大声自言自语说:洗个澡去,放松一下,然后开始读书。心里是想能够得到了回应,她们也会跟着排队洗澡还有安排好要做的事情。现实是我洗完了,问,该谁?都说现在不洗。好吧,一步不成,继续提醒呗。“双,这个周末,你是怎么安排的呀?”“今天不写作业,明天起来开始。”“别忘了,你只有下午五点之前有空哦。况且刚才说同学来我家找你,你们一起写吗?”“她先来找我,然后我俩一起找另外一个同学去……”我怎么听着,她想着玩,把正事给忘了!只能来干脆直接的了!“既然今天不学习,现在去洗澡,身上都臭了!不洗澡的孩子别在我家呆着!”她听我语气不对,赶紧就去了。等她洗完,看看时间刚九点,既然没啥安排,我就安排说说手机的事情吧。我拿出手机让她看安装的东西,她顿时满脸惊恐,一声不吭了。或许想起我之前说过的话,如果偷玩手机就用棍敲手惩罚。“把棍给我拿来去!”我语气坚决,她默默去了。“说说吧,说说吧,哪只手?再想想打完之后会有什么后果?轻则肿起来,重了会断掉…”我清楚,在手机这件事上我必须态度强硬起来。她咬了咬嘴唇,偷偷看我不做声。我知道她有点怕了,转换方法,“你先说说吧,玩手机给你带来哪些好处?带来哪些危害?去吧,桌子上有白纸,写清楚了,可以不敲你…”要反思,权衡利弊,才可以指导行动,她只知道玩了高兴,估计啥都没想过后果。过了一会儿,拿着纸笔过来了,我让他自己读,内容是好处没有,坏处列了五条。“那现在知道该怎么做了吗?没有好处的事情,我们该去做吗?”我紧紧追问,她明确表示,不该做这样的事情。“既然看清了对错,那接下来我们该做什么去?接着把自己的计划安排写下来,时间点越精确,就越有助于行动。”她按早中晚做了安排,我调整语气,又和她商量着修改了一下方案,最后让它放在自己能够看的地方,随时提醒自己。马上十点,睡觉时间也到了,我用平缓的语气对她说“好好睡一觉吧,待会写完日记我去看你。”
今天的谈话结束了,分析了问题,制定了计划。其实之前寒暑假可以自由安排的时间,学期初等时间都曾经制定过计划,只是希望这次计划我和她能够很好的去执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