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6-4 星期日 雨(2008)
包办和控制会对孩子的一生造成无法挽回的伤害,所以我们要顺应孩子成长的规律,在恰当的成长阶段给予恰当的自主权。让孩子承担相应的责任,我们只给予适当的引导和精神上的支持,绝不包办和控制。
其效果和原则如下:
一、当孩子由自己控制自己之后,在他内心会产生成就的自我归属感。即我努力学习的成就是我的,我为此而兴奋和愉悦。故对一个学生来讲,就从心态上的“要我学、逼我学”,而变成“我要学”的主动心态。
二、当孩子自我控制后,因没有父母的介入,一切后果均由孩子承担,孩子会从这些后果中自动吸取教训,获得经验,提高能力。从而自动修正自己的行为,从而产生自律,也就是说,”自控产生自律,他控产生反抗。”
三、孩子从小有自主性与独立性,很早就学会自我寻找成功的能力,建立了自我评价体系,从而拥有了适应任何挫折环境的能力。
四、对于父母的作用“不包办、不控制”,不代表什么都不管,而是顺势帮助孩子进行合理规划,给孩子展示更宽广的领域。帮助孩子建立更远的目标和理想。同时,在孩子遇到困难时,父母与孩子站在同一侧,帮助孩子共同承担责任,而不是帮助孩子逃脱责任。
五、父母要用平等的态度对待孩子,最好将孩子看成自己的同事,兄弟姐妹甚至是领导,要对孩子有敬畏之心。孩子是独立的人,他们有他们的自尊、权利和自由。
六、教育孩子最佳的方式就是让孩子承担自己行为的后果与责任,不要担心孩子会失败或成绩下降。人类所有的进步都是在错误和失败的基础上获得的。
我们要顺应孩子成长的规律,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学会放手,放心,放权,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为自己行为的后果负责。尊重孩子、敬畏孩子、信任孩子,平等地对待孩子,让孩子成为他自己。我们千万次的叮嘱,千万次的建议和控制,不如让孩子承担一次责任。父母做好自己,孩子自律、自动又自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