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到《教师躺平,是对教育现状的拷问》一文,特别有同感共鸣。文章主要说到四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杂事太多,牵扯诸多精力;二是规则不完善,职称评审希望渺茫;三是道德绑架,让老师负重前行;四是学生管理,让老师束手束脚。
是的,现如今,确实有不少教师选择躺平,他们对学生给以极大的包容,不过度强求学生认真听课,按时上班下班,不求名利也不想评职称,对自己的专业工作缺乏兴趣、热情和变革的意愿。然而躺平的教师里,除却极个别真的想蒙混过关、得过且过的之外,绝大部分教师都是怀着满腔热血进入教育行业,却被现实一次次无情鞭打后,太多无奈才选择了躺平之路,确确实实是对教育现状的拷问。
老师无休无止的被折腾,学校被迫“扎扎实实走过场,认认真真干虚活”,层层施压下,学校、教师便丧失了教育的主体性和话语权,似乎可以不管教书育人的使命,将大量时间荒废在非教学工作上,老师和学校开始“不务正业”,整日疲惫不堪,能踏踏实实上节课,清清静静改改作业都成了一种奢侈,哪来教育创新的热情和精力?
确实如此,在批评教师躺平的时候,更应该了解教师群体生存现状和尴尬境遇,才会明白教师躺平的真相,才会真正理解教师的辛酸和不容易,才会做好家校协作,助力学生的健康成长。
希望教育的春天早日到来,希望教育界的“躺平族”早日奋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