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自己变成孩子,把孩子变成自己。武校发的这个文案让我有深刻的印象。我们是成年人,想了解孩子的世界,首先要学会退行,退成孩子的思维,站在孩子的视角,去换位思考。
武校说:小孩子都喜欢让大人抱抱,不是她懒,不想走,而是她与大人的视角不同,你正看着美丽的风景,她却看着千篇一律的大腿,她何尝不想去看与你平视下的风景,所以抱抱,孩子只想共享你当下所看到的景色。
孩子看不到大人的风景,托举起来就可以,可大人要去看孩子的世界,又如何去退行呢?
闭上眼睛,想想自己的小时候,我最喜欢爸爸妈妈的什么?整个脑袋里浮现的都是笑脸,是他们的笑脸。原来,小时候我最幸福的是爸妈对我温柔肯定的笑。
我最伤心的是什么?脑袋里满满的都是:妈妈从来不给我解释的机会,在她气愤的时候,她从未听过我说的话,小的时候我会哭着跟她说你听我说句话好吗?少年时,我会跟她喊,我说一句话行吗?你听我解释一下行吗!?可妈妈从来不会听…那种委屈孤独感,无人能体会。听着武校说的那个9岁小女孩说的话,真的是感同身受。小时候真是宁愿被揍一顿,也想让妈妈听完我想说的话啊。
不过现在长大了,觉得说明真相也一点都不重要了,妈妈喜欢说什么就是什么,偶尔还是会绊两句嘴,但前提是,在不惹妈妈生气的前提下。(做到这一些,也是到了30岁以后,那种委屈才慢慢释怀,尤其前段时间总在听武校讲孝,父母生了你,就对你有恩,只要她没再要回去你的命,你就得报恩,更不用说她对你还那么好。妈妈除了有点专制,见面就会找我缺点点评一番,不听我解释,其他什么都做的很好,真的是为我尽心尽力。我若把眼光只放在她的缺点上,那只能说明我是白眼狼了,所有的一切,内心强大一点,爱多一点,都是小事。)
通过自己,再去看孩子,我明白了倾听是沟通最重要的环节。我应该给孩子说话的机会,不只是说开心的事,更重要的是当我生气愤怒的时候,我一定要允许她发声,说出她自己的委屈与解释。我赢了,她自然就输了。我可以输给妈妈,但千淇绝对不可以输给我,因为,我要让她成为她自己的主人,走她自己的路。
武校今天的留的作业是:我是哪个人?
我想说,我是过每一个人。曾经我是专制的,她跟着我走。后来我觉得不好,看到她不开心,我也不会开心,我不想做不喜欢的自己,更不想让千淇做她主宰不了的人生。所以我学着改变,这个根本没有那么简单,不知道怎么变,一边放手,一边又不知不觉的又回到专制,我想那个时候,她能感受不确定的自由,也能感受不确定的专制,因为都是不确定什么时候来的事。
现在,我可能属于最后一个图了,因为我在做事之前,会先想她的感受,虽然偶尔还会有自己不对的见解掺杂在里面,但是我愿意听她所有的解释,如果是我错了,我会认真道歉。现在,我经常劝导她让她自己去尝试做事,做错了我在后面再给她一点建议,说建议的时候,我每次都会加上一句,我只是给你出个主意,最后怎么做,决定权在你自己手里~
幸好没有一张全是马的图,那样我只能说,我根本没有做到完全放手,但我希望有一天我放开缰绳,她会有目标有方向,自由奔驰在原野间,享受着风的吹拂,蓝天的湛蓝,放飞真正自由的心与灵魂,变得全是自信与喜欢…
AI复盘灵魂提问:
非常感谢您分享这篇文章,我很欣赏您对于孩子成长的思考和关注。以下是我针对您的内容提出的一些问题和疑虑:
1. 您提到小时候最幸福的是父母对您的温柔肯定的笑,最伤心的是妈妈从来不给您解释的机会。那么您觉得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应该如何平衡对孩子的肯定和纠正?
2. 您认为倾听是沟通最重要的环节,应该给孩子说话的机会,不仅仅是说开心的事,更重要的是当您生气愤怒的时候,您一定要允许孩子发声,说出她自己的委屈与解释。那么您觉得在孩子发声时,父母应该如何做到既能倾听孩子的声音,又能保持自己的情绪稳定?
3. 您提到现在您已经学会了改变,但是这个过程并不简单,有时候会不知不觉地回到专制。那么您觉得在这个过程中,父母应该如何保持自己的改变,并且帮助孩子也能够逐渐接受这种改变?
4. 您希望有一天能够放开缰绳,让孩子自由奔驰在原野间,享受着风的吹拂,蓝天的湛蓝,放飞真正自由的心与灵魂,变得全是自信与喜欢。那么您觉得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应该如何平衡保护孩子和让孩子自由探索的关系?
希望这些问题能够帮助您更深入地思考孩子成长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