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听武校的分享,第一次听说“人的植物性力量”。查阅一下资料:做一次知识的搬运工。
傅国涌:给孩子留白,保存他们身上的植物性力量
“童年看到的世界是图绘的世界,带有它最初的色彩,它真正的色彩的世界。这个图绘的世界将成为你们生命的底色,或者说一口深井,一个永远不竭的精神源泉,你们可以不断地从中打出水来。
人的植物性力量存在于童年之中,这种力量会影响我们的一生。” ——傅国涌
人的植物性力量,存在于童年之中
比利时作家弗朗兹·海伦斯说:“人的植物性力量存在于童年之中,这种力量会影响我们的一生。”
这句话深深打动了我。我从这句话看到了“留白”,因为植物性力量就是从“留白”里来的,而留白需要空间和时间。
教育,就是要在时间和空间上,给孩子留白。
童年的植物性力量不会从天而降,需要去发现,去寻找。今年元旦,我在给国语书塾童子们的新年祝辞中提到,请各位家长高抬贵手,放过孩子,不要把属于未来的孩子的时间填满,留一点白吧。
尤其是,不要再让他们读那么多培训班——因为,培训班不能决定人生的高度,它最多只能铺垫人生的低度。一个被各种培训班填满的孩子,将不会有更好的未来。
留白本身就是意义
我们一直说,教育是一种留白。那么,留白是为了什么呢?刘再复在《童心百说》中说:
我虽不完全了解海伦斯的‘植物性’内涵,植物永远平实与清新,它是植根于大地,没有侵略性的力量,是天然而经久不衰地播放着花叶芳香的力量。人一旦丧失天真,便丧失了植物性。
我不愿成为一个老人,虽然我已54岁,仍想活成一个小孩。因为一旦我丧失了童年的植物性,我就死了——虽生犹死,创造力消失了,活着的意义就没了。
回顾大宝的成长,我们在时间和空间都留给他大量的自由和时间。那时我们在乡村小学任教,也在学校安了家。学校里有一个很大的操场,儿子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操场上逮蚂蚱,捉蛐蛐。夏天来了,由于雨水比较多,操场上会有好多积水,这时他会弄出沟沟坎坎,让水按照他的意愿流淌。现在想想,那样的时光是现在住在高高的楼房里的孩子体会不到美好。二宝的周末除了写作业,大都是和电子产品在一起的。所以她的动手能力就体现在厨房的各种创新实验,什么自创奶茶,各种水果酱,烙………。原来看到她把厨房灶台弄的狼藉一片,气的想打她一顿的冲动。现在想想,这应该是她的植物性力量吧!所以应该鼓励她创新和制作,不要像我做个循规蹈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