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学钢琴的日子,孩子开始练习考级曲目,老师一检查,虽然孩子谱子是背过了,但是记串了,原来才发现孩子单纯是为了背过,根本没走心。老师耐心指导,给纠出许多错音和不规范的手部动作,曲子听起来美妙了好多,看来,每首音乐都有自己的灵魂,用心揣摩,才能实现同频共振,情感共鸣!
和老师交流得知,这首曲子比起《土耳其进行曲》要简单,但孩子因为喜欢,所以会主动练习,反而对于考级作品,有天然的抵触心理。
其实这也是困扰在我心头很久的一个问题,培养孩子一技之长甚至多才多艺,到底为什么?如果逢年过节孩子可以在家庭聚会上能露上一手,我们作为父母会觉得脸上有光;如果学校文艺晚会中,孩子能弹得一手好琴,也能引来同学们羡慕的目光;或者如果学得好,通过等级考试,说不定将来还能加点分。甚至孩子以后找不到工作,最起码还有艺可卖。
当然这都是站在大人的立场,比较功利性,对于孩子天性来讲,学兴趣就是单纯喜欢一件事,在这个过程中能获得乐趣,可以用优雅的方式来让自己跟世界发生联结,享受音乐,享受弹琴。
可现实是,如果把兴趣和目标联系起来,兴趣就变成了目标导向和任务驱动,那这就容易出现我困惑的情况,兴趣也没培养起来,目标也没有实现,甚至还可能给孩子造成一些无法预料的伤害。
所以,我们三方达成和解,练习考级作品是基本功的扎实训练,更是对自己毅力的锻炼,不能因为一点困难就放弃,现在的孩子缺乏挫折锻炼,就得补上这一节,当然,能顺利过级是对孩子辛苦付出的肯定,对提升他的自信心大有帮助。我们尽量用恩威并施的方法,多鼓励,多表扬,多正向引导,在音乐的浸润中,我们一起成长吧!